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策略 > 正文内容

【策略*姚佩】海外如何走出疫情管控——走出疫情系列一

ZML1年前 (2022-06-09)投资策略
策略
海外如何走出疫情管控
——走出疫情系列一

主要结论

从海外国家经验来看,各国根据自身情况,走出了不同的放松路线,也付出了不同的代价。放松管控的同时,普遍采取帮扶加刺激的经济政策,带动经济有效复苏。股市对疫情的定价逐渐减弱,周期受益通胀是最大赢家,但市场所期待的消费表现一般,真实需求修复缓慢。

激进型(美国&英国):“摆烂”心态激进放开,经济回升代价惨重。

一、美国:激进放开,代价惨重。①2021/01/21公布“疫情防范和应对国家战略”是防疫重要拐点。②防疫转变之际,疫情尚处高位,疫苗接种刚刚开展。激进放开后经历完整的Delta、Omicron冲击,确诊和死亡人数远超其他国家。较充裕的ICU床位储备是敢于放开的重要原因。③放开背后经济和失业问题严重。经济刺激政策早期重在短期托底,后续随着管控放开聚焦中长期发展,推动经济快速修复并引发通胀。④美股与疫情相关性逐渐减弱,防疫转变后周期、核心消费、地产表现更优。

二、英国:比美国更激进,成首个彻底共存的大国。①2021/02/22公布四步走解封路线,开始走向共存,后续比美国更激进。②解封路线明确之际,面临与美国一样严峻的疫情和刚刚起步的疫苗接种。激进放开后同样经历完整的Delta、Omicron冲击,但病死率下降,医疗体系压力从极限值得到大幅缓解。③转变之际,经济和失业问题比美国更严重。经济刺激受限财政压力,以保就业、稳民生为主线,经济复苏弹性弱于美国。④转变后,股市上涨,周期、食品饮料、医疗保健超额收益明显。

中间型(新加坡&越南):经济倒逼政策转向,稳步推进代价可控。

三、新加坡:平衡健康、经济、社会,稳步推进放开。①2021/6/24发布《与新冠共存,如常生活》,正式走向共存。②走向共存之际,疫情控制较好,医疗体系压力可控,疫苗完全接种率达到37.4%,政策放开更为从容。放开后,经历三个季度的疫情阵痛,代价较英美明显更小。③防疫放松是在平衡健康、经济、社会的最优选择,城市国家地位决定无法承受继续封锁。2020年连续推出四轮救助计划,放开后经济大幅回暖。④股市在提出共存后上涨,周期超额受益最明显,消费表现一般。

四、越南:疫情防控让步经济发展,安全适应、灵活有效控制疫情。①2021/10/11宣布防疫政策由严格防控转为共存。②防疫转变实属Delta破防后的无奈之举,疫苗完全接种率仅16.4%时就推动放开。放开后经历了近两个季度的阵痛,病死率大幅下降。③保存改革果实迫在眉睫,转向共存前经济罕见下滑,出口逆差扩大,防疫逐步让步于经济。经济刺激早期发放现金补助,后期侧重减免税和基建投资,经济快速反弹。④转向共存后股市先扬后抑,工业、可选消费、医疗保健超额收益明显。

谨慎型(德国&日本):经济社会压力更从容,群体免疫后谨慎推进。

五、德国:群体免疫后稳步推进放开,对未来仍保持戒备。①2021/11德国以住院率代替发病率作为政策考量,防疫思路转变。②等到疫苗完全接种率达到67.4%,群体免疫基本实现才做出转变,更为谨慎。转变后Delta回落Omicron侵袭,代价远小于欧美,且ICU床位充裕,放开更从容。③做出转变时,经济最悲观时刻已过,经济刺激上,向居民直接发放现金补贴,持续向企业提供成本援助。④股市对疫情定价减弱,周期、医疗、通信传媒、保险相对收益领先,零售、消费品表现不佳。

六、日本:先实验后放开,较低代价度过阵痛。①2021/10全面解除紧急事态宣言,就放开进行实验,正式开启解封路线。②就放开进行实验时,疫情压力不大,但居民对于紧急状态产生疲态。疫苗完全接种率达到60.1%,放开较为谨慎。放开后经历Omicron考验,代价很小,医疗体系平稳度过压力期。③放开实验时经济压力也不大。刺激政策上推出历史最大规模刺激计划,援助公司刺激消费。④股市在放开实验后表现平稳,周期、通讯、金融超额收益最明显,消费表现一般。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蔓延风险、疫苗有效性;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通胀短期大幅飙升,货币政策快速收紧;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文章来自#赚美了#,每天更新最硬核的投研资料,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策略*姚佩】海外如何走出疫情管控——走出疫情系列一” 的相关文章

东吴证券 | 光伏2021年12月专题报告:价格博弈拐点已现,2022年Q1淡季不淡

东吴证券 | 光伏2021年12月专题报告:价格博弈拐点已现,2022年Q1淡季不淡

光伏行业近期观点产业链价格博弈拐点已现,12月中下旬排产修复:短期看,11月初工业硅、EVA粒子等原材料及玻璃价格回 调,11月底硅片率先降价,12月8日硅料价格开始下跌,产业链价格博弈拐点已现,近两周组件厂排产已明 显好转,辅材厂加单较多。政策端,风光大基地一期97GW正有序推进,二期已开始申报;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 : 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总量;欧盟发布《2021-2025 欧洲光伏市场展望 》,提出光伏 2021年装机达26GW+,同比增速或达34%,未来十年持续高增。 2022年光伏需求高增,Q1淡季不淡!2022年Q1硅料有16万吨产能陆续释放,产业链价格下调将大幅刺激 需求,Q1淡季不淡,后续逐季提升 。1)国内:产业链降价带动地面电站加速起量 ,整县推进+电价上涨刺 激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市场需求或达80GW+,同增60%+,其中分布式光伏比例 达50%+;2)海外:欧美市场价格接受度高,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刺激装机需求,印度、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全面开花,我们预计2022年海外光伏装机140-160GW,同增30%+。 ...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01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2.01.01

广发策略22年“供给过剩”,如何寻找α?20211230.mp3长江证券啤酒最新情况跟踪20211230.mp320211228-聚鸣年度策略刘晓龙.mp3民生证券自动驾驶真正元年20211230.mp3民生证券自动驾驶真正元年2022线上策略会第二周20211230.mp3长江证券调味品最新情况跟踪.mp3东吴证券河南区域白酒大商交流会20211229.mp3民生证券2022年电动汽车迎重大利好20220102.mp3...

东吴证券:“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发布,推动眼科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利好眼科服务及其耗材

东吴证券:“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发布,推动眼科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利好眼科服务及其耗材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发布,推动眼科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利好眼科服务及其耗材!【派点请重点支持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十四五”(2021-2025年)着力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规划目标:1)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整体水平不断提升。2)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不断提高,高度近视导致的视觉损伤人数逐步减少。3)全国CSR达到3500以上,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不断提高。推动眼科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提升眼科诊疗服务能力。1)医院建设方面,加强综合医院眼科和眼科专科医院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分级诊疗,鼓励实力强的眼科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眼科牵头建设专科联盟。2)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方面,从各层级医院支持眼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在做好白内障、屈光不正等患者日间手术基础上逐步扩大病种范围、提升日间手术,鼓励基层技术提升,鼓励开展跨机构、跨学科合作。3)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力争“十四五”末眼科医师总数超过5万名,每十万人口拥有眼科医师数超过3.6名,加强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继续医学教育培训。4)加强眼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规范临床...

东吴证券:2022Q1淡季不淡,2022年需求逐季向上 --光伏2022年01月专题报告

东吴证券:2022Q1淡季不淡,2022年需求逐季向上 --光伏2022年01月专题报告

产业链价格略微调涨,排产边际向上,2022年Q1需求淡季不淡:2022年1月国内分布式及海外抢装需求旺 盛,产业链下游需求增加,在硅料产出环比增长的情况下,硅料硅片价格依然略有上涨,充分验证需求旺盛 。2022年Q1将有超15万吨新增硅料产能释放,春节后或开启产业链真正大幅降价,进一步刺激需求放量。 组件集采需求已部分放出,各组件厂2022年1月排产继续提升,我们预计2022年1月行业排产环增10-30%, 2月基本持平,2022年Q1淡季不淡。政策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明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 总量,进一步明确能耗控制细则,刺激和推动光伏发展。  2022年Q1国内分布式需求和海外需求或超预期:1)国内:国内电价上涨叠加绿色贷利率降低,刺激分布式 光伏爆发式增长,2022年Q1分布式光伏推进如火如荼,我们预计全年将达45GW+(户用30GW+,工商业 15GW+)央企集采陆续启动,后续产业链降价进一步刺激地面电站起量,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需求或达80- 90GW,同增35%+;2)海外:2022年Q1海外印度、日本、波兰等市场抢装备货,尤其...

东吴证券 | 22年电动车策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东吴证券 | 22年电动车策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重磅!【东吴电新】22年电动车策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2年新车型大年,全球销量预计突破1000万辆,同增60%+。22年国内新车型补全10-20万价格带,随着DM-i、MY、新势力新车型放量,22年预期销600万辆(含出口),同增70%。欧洲22年碳排考核边际趋严,补贴基本维持,预计销270万辆,同增32%。美国22年皮卡电动化元年,福特F-150及新势力等众多新车型推出,预计销130万+辆,翻番。全球销量预计突破1000万辆,同增60%+,电动化趋势明确。22年行业高景气持续,中游首推具备盈利拐点电池环节,其次看格局稳定量利齐升的紧缺环节。考虑储能加持,行业增速有望超预期,且国内弹性大于海外,电池龙头指引22年翻番增长。电池环节,国内高增速+储能爆发,龙头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22Q1涨价落地,盈利拐点明确。材料环节,紧缺环节及一体化龙头格局稳定,量利齐升。具体看,隔膜紧平衡,价格局部上涨,龙头海外+涂覆占比提升强化盈利;铁锂占比持续提升,三元高镍趋势明确,龙头盈利可维持;负极石墨化紧平衡,一体化优势明显;铜箔供给紧张,具备涨价弹性;六氟紧缺预计持续至年中,长单平滑价格,...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218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218

光伏产业交流1.mp3光伏产业交流2.mp3中信VR设备深度报告 - 初级元宇宙核心载体,持续演进迭代成长..mp3碳纳米管专家会议20220216.mp3东吴策略会新能源20220216_.mp3国信新能车专家20220216.mp3中欧基金曹名长20220217.mp3...

东吴证券:解读美国最新医药供应链安全情况

东吴证券:解读美国最新医药供应链安全情况

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系列43:解读美国最新医药供应链安全情况 Q:请您梳理一下这几年美国对于减少中国药品供应链依赖并且加强美国自身药品供应链建设所采取的行动和相关的结果。A:在介绍美国整个药品供应链相关规定之前,先简要介绍中国现在对美国出口的情况。在药品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合作伙伴,特别是原料药和医疗器械很重大的出口国和进口国。在疫情暴发后,药品的供应稳定和安全也是备受关注,特别是原料药,从2020年2月份中国疫情暴发,企业推迟复工复产之后,中国原料药出口有所减少,也是受到全球范围的关注,特别是跟中国有巨大进口关系的印度后面持续封国,包括去年疫情的二次暴发,也使原料药的稳定性供应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议题。    2020年以来,除了美国之外,欧洲、日本多个国家都在进行措施,寻求进口来源的多样化,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美国也是从舆论准备、提出法案、启动法案、签署合同,包括招标、储备、签署总统行政令,多个步骤逐步推进对原料药供应的保障,像印度提出了本国企业对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生产激励计划。    刚才提到梳理美国对供应链的措...

东吴证券 | 长城汽车:2月批发同比-21%,销售结构明显改善

东吴证券 | 长城汽车:2月批发同比-21%,销售结构明显改善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长城汽车:2月批发同比-21%,销售结构明显改善长城汽车2月产批分别实现70631/70792辆,同比分别-16.90%/-20.50%,环比分别-36.55%/-36.67%。分品牌来看,哈弗品牌产批分别为41984/41994辆,同比分别-27.71%/-31.23%,环比分别-39.19%/-40.20%;WEY品牌2月产批分别为4475/4432辆,同比分别+159.42%/+103.12%,环比分别-13.16%/-13.06%;长城皮卡产批分别为11830/11637辆,同比分别-11.40%/-23.07%,环比分别-11.38%/-9.51%;欧拉品牌产批分别为6120/6261辆,同比分别-24.09%/-15.09%,环比分别-53.30%/-52.67%;坦克品牌产批分别6222/6468辆,同比分别+64.91%/+96.00%,环比分别-41.71%/-37.59%。2月长城批发环比-36.67%,销售结构明显改善,芯片影响仍尚存。1)长城整体:长城2月产销同环比下滑,主要原因为公司主力车型ESP独家供货商博世苏州受疫情影导致ESP供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