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策略 > 正文内容

广发策略 | 本轮疫后复苏线索与20年有何不同?—周末五分钟全知道(6月第1期)

ZML1年前 (2022-06-06)投资策略
A股“不卑不亢,价值先行”,兼顾小盘成长股。我们重申: “市场将从21.12-22.4的泥沙俱下转向具备较为丰富的结构性机会”,相较于2020年,本轮疫后修复会面临来自出口/地产支撑转弱以及就业压力,投资线索上可沿着稳增长&通胀受益、宽信用发力、疫后复苏方向展开,当前国内政策经济环境逐步改善而美联储仍将紧缩的组合下建议首要关注价值股,其次关注受益于民营企业信用环境改善且前期超跌的小盘成长股(市值500亿以下)。


摘 要

本周A股稳增长与疫后修复线索表现较佳。上海6月起解封标志全面复工复产开启,5月PMI生产、新订单等回暖。我们在5.25以及5.26等报告中持续提示稳增长与疫后修复的投资机会。

A股核心矛盾“美联储坚决紧,国内信用底已过”。(1)海外6月或重回“紧缩交易”;(2)国内“信用底已过”,政策底已夯实,5月开始社融有望回暖,信用企稳回升亦将强化A股表观盈利底一致预期形成。

对比2020年,本轮疫后复苏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存在4点差异,大盘价值股与小盘成长股更受益:(1)海外“滞胀+收紧”,大盘价值股&小盘成长股受美联储紧缩影响有限;(2)地缘风险强化供需缺口,资源/材料等通胀受益链条成为又一重要线索;(3)出口&地产支撑转弱,基建/地产“稳增长”重要性与确定性进一步增强;(4)就业压力更大,宽信用将承载稳增长+稳就业双重目标,小盘成长股信用环境有望触底改善。

“疫后复苏”和“宽信用发力方向”将会成为下一阶段两条关键线索:(1)线索一:疫后复苏按供需修复层级寻迹:打通供应链梗阻(电商/物流/公路等);制造及贸易同步修复且供需两旺的半导体(设备/IGBT)、新能车(动力电池/整车)、医药(CXO/医疗器械);关注“补偿性消费”(珠宝/化妆品等)及“政策刺激消费”(汽车/家电/家具)。(2)线索二:宽信用发力方向:直接发力于“旧式稳增长”下受益的大盘价值股;民企信用环境触底改善/交易结构健康赔率吸引的小盘成长股(500 亿以下);“以旧转新”稳增长推荐国企传统产能的“低碳转型”方向。

A股“不卑不亢,价值先行”,兼顾小盘成长股。我们重申: “市场将从21.12-22.4的泥沙俱下转向具备较为丰富的结构性机会”(参见5.8,5.15),相较于2020年,本轮疫后修复会面临来自出口/地产支撑转弱以及就业压力,投资线索上可沿着稳增长&通胀受益、宽信用发力、疫后复苏方向展开,当前国内政策经济环境逐步改善而美联储仍将紧缩的组合下建议首要关注价值股,其次关注受益于民营企业信用环境改善且前期超跌的小盘成长股(市值500亿以下) ,推荐:(1)“旧式”稳增长发力&通胀受益链条(地产/消费建材/煤炭/钾肥);(2)宽信用发力方向:民企信用环境逐步改善且交易结构健康赔率更吸引的小盘成长股(半导体设备等),以及“能源安全”战略下景气催化的油气/新能源结构性机会(光伏电池组件等);(3)“疫后复苏”线索:寻找制造/出口/消费服务的供需修复领域(汽车/商贸零售/医美等)。


风险提示
国内疫情控制反复、经济增长低于预期,中美关系不确定。

正 文

一、核心观点速递

(一)本周A股稳增长与疫后修复线索表现较佳。自4月中旬上海疫情缓和以来,疫后修复线索成为市场焦点,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上海6月起解封标志着全面复工复产的开启,5月份PMI如生产、新订单等有所回暖。我们在5.25以及5.26等报告中持续提示稳增长与疫后修复的投资机会。

(二)A股核心矛盾 “美联储坚决紧,国内信用底已过”——

1.海外:6月或重回“紧缩交易”。我们在5.30提出海外的“衰退交易”在6月或将重回“紧缩交易”。本周美债利率重回上行趋势。6月4日,美国最新公布的非农数据整体好于预期,拜登表示就业报告显示美国经济强劲,抗击通胀是首要任务。我们维持“美联储坚决紧”的判断。

2.国内“信用底已过”,5月开始社融有望回暖。我们在5.8中指出中国政策经济已迈过最悲观时刻——(1)政策:中央及地方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如5.31国务院正式印发6方面33项“稳经济”一揽子措施、5.25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大会、5.27工信部提出组织新一轮新能车下乡活动等;(2)数据:4月份社融增速回落主要在于疫情冲击下实体贷款的疲软,这一最大拖累项在5月疫情缓和后有望回暖。据广发银行组估算,5月社融同比增速较4月预计回升0.2pct至10.4%。社融底部意味着信用(盈利)预期企稳回升,盈利底一般滞后1-2个季度出现(仅18年底与20年初几乎同步),我们预计本轮表观盈利底大概率在22年中报出现,6月经济活动全面正常化亦将强化表观盈利底一致预期形成。



(三)对比2020年,本轮疫后复苏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存在4点差异,大盘价值股与小盘成长股更受益——

差异一:海外“滞胀+收紧”,大盘价值股+小盘成长股受益:2022年“美联储坚决紧”是影响A股的核心矛盾之一,美联储从2022.6开始缩表,而2020年海外流动性则是整体宽松。我们在5.8及5.20指出美债利率上行对于大盘价值股与小盘成长股影响有限。

差异二:地缘风险强化供需缺口,资源/材料等通胀受益链条成为又一重要线索:俄乌冲突强化海外“滞胀+收紧”格局,海外通胀压力较2020年更大。煤炭/有色/化工等通胀受益链条供需缺口有望延续。

差异三:出口+地产支撑转弱,基建/地产“稳增长”依赖度更高:(1)出口,2020年出口持续强势,得益于海外疫情蔓延下国内供应链优势凸显,海外需求旺盛。2022年以来国内供应链受到疫情明显扰动,且海外货币宽松政策的退出与供应链修复致使出口承压,2022年初至今出口增速出现趋势下行。(2)地产:2021年房企融资三条红线后地产预期转弱, 22年房企融资环境达到历史较差水平,房企违约风险上升,宽信用环境带来的房企融资改善→拿地意愿上升→开工与投资回暖的传导逻辑被破坏。而当下地产仍有供需梗阻的压力,21年以来新开工与房屋成交面积均趋势下行,预计对于经济支撑作用远不及2020年,因此稳增长的重要性和确定性会进一步加强。

差异四:就业压力更大,并已引起决策层高度重视。4月我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达到6.7%,显著高于2020年5月份峰值(5.9%),从5月PMI数据看,承载主要就业任务的中小型企业改善幅度显著弱于大型企业,预计5月就业压力依然严峻,5.25稳住全国经济大盘会议再次强调稳就业的重要性。我们判断22年宽信用将同时承载稳增长+稳就业双重目标,且近期政策多次强调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小盘成长股信用环境有望触底改善。



(四)疫情得控下的供需修复以及22年出口、地产、就业压力下的宽信用加码,将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变量。据此我们认为,“疫后复苏”+“宽信用发力方向”将会成为下一阶段两条关键线索——

线索一:疫后复苏。按供需修复层级,聚焦上海制造业优势、贸易权重、消费偏好,本轮疫后复苏可关注如下领域:

(1)打通供应链梗阻:电商/物流/公路/港口;

(2)制造业修复聚焦上海制造优势产业,复工复产带来的供给恢复且兼顾需求支撑确定性的:半导体(设备/IGBT)、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整车)、医药(CXO);

(3)贸易的修复同步发生,聚焦中国供给的全球优势科目(具备外需韧性):汽车(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汽车零部件(轴承、汽车发动机)、医疗器械;

(4)本轮消费修复仍要等待,前瞻挖掘结构性的“补偿性消费”及“政策刺激性消费”如:黄金珠宝/化妆品/体育服装用品(补偿性);汽车/家电/家具(政策刺激性)。



线索二:宽信用发力方向。22年宽信用将同时承载稳增长+稳就业双重目标,“宏观杠杆率会有所上升” 罕见表述意味着信用扩张将加快,信用发力方向对应着丰富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1)宽信用直接发力方向是“旧式稳增长”受益的大盘价值,参见5.8、5.24,如我们自2月持续推荐的地产股,以及扮演今年稳增长中线动量角色的“能源安全”领域,对应着煤炭、油气、新能源矿产、新能源的结构性机会。

(2)民企信用环境触底改善将对应小盘成长股(500亿以下)的投资机遇,详见5.18和5.20,小盘成长股胜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内信用环境,而近期纾困政策发力、国内民企信用环境改善是我们建议“积极优选小盘成长股”的前提条件。

(3)“以旧转新”稳增长指向国企传统产能的“低碳转型”方向,参见5.26,16年以来国企传统周期行业的盈利能力改善、杠杆率回落、自由现金流占比高位,有能力/意愿进行低碳转型加杠杆。我们测算国企传统周期行业“再加杠杆”总计能释放约15万亿新增信贷空间,受益领域详见我们筛选的“低碳转型50”和“国改&低碳30”指数。

(五)A股“不卑不亢,价值先行”,兼顾小盘成长股。我们重申:中国政策经济最悲观的时刻已过,A股市场的核心矛盾已经从“美联储坚决紧,中国有底线的松”转变为“美联储坚决紧,中国信用底已见”,“市场将从21.12-22.4的泥沙俱下转向具备较为丰富的结构性机会”(参见5.8,5.15),相较于2020年,本轮疫后修复会面临来自出口/地产支撑转弱以及就业压力,投资线索上可沿着稳增长&通胀受益、宽信用发力、疫后复苏方向展开,当前国内政策经济环境逐步改善而美联储仍将紧缩的组合下建议首要关注价值股,其次关注受益于民营企业信用环境改善且前期超跌的小盘成长股(市值500亿以下) ,推荐:(1)“旧式”稳增长发力&通胀受益链条(地产/消费建材/煤炭/钾肥);(2)宽信用发力方向:民企信用环境逐步改善且交易结构健康赔率更吸引的小盘成长股(半导体设备等),以及“能源安全”战略下景气催化的油气/新能源结构性机会(光伏电池组件等);(3)“疫后复苏”线索:寻找制造/出口/消费服务的供需修复领域(汽车/商贸零售/医美等)。

二、本周重要变化

(一)中观行业

1.下游需求

房地产:Wind30大中城市成交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06月03日,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降42.67%,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月环比上升187.13%,月同比下降54.43%,周环比上升6.93%。

汽车:乘联会数据,5月第3周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下跌6%,相比上周的-22%跌幅有明显改善。

2.中游制造

钢铁:螺纹钢价格指数本周涨1.84%至4829.72元/吨,冷轧价格指数涨0.35%至5342.14元/吨。截止6月02日,螺纹钢期货收盘价为4788元/吨,比上周上升6.28%。钢铁网数据显示,5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229.91万吨,较5月上旬下跌0.27%。

水泥: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继续走低,跌幅为1.95%。全国高标42.5水泥均价为468.83元。其中华北地区降至516元,华东地区降至453.57元,中南地区降至455元。

3.上游资源

煤炭与铁矿石:本周铁矿石库存减少,煤炭价格维持,煤炭库存增加。太原古交车板含税价本周维持2920元/吨,秦皇岛山西优混平仓5500价格本周维持1205.00元/吨;库存方面,秦皇岛煤炭库存本周增加9.94%至520万吨,港口铁矿石库存减少0.77%至13453.80万吨。

国际大宗:WTI本周涨4.76%至117.20美元,Brent涨4.99%至121.08美元,LME金属价格指数跌0.72%至4520.5,大宗商品CRB指数本周涨0.86%至323.27,BDI指数本周跌1.79%至2633.00。

(二)股市特征

股市涨跌幅:上证综指本周上升2.32%,行业涨幅前三为汽车(7.39%)、电气设备(7.34%)和电子(5.47%);涨幅后三为银行(-0.45%)、建筑装饰(-0.62%)和房地产(-2.95%)。

动态估值:A股总体PE(TTM)从上周16.61倍上升到本周17.05倍,PB(LF)从上周1.61倍上升到本周1.66倍;A股整体剔除金融服务业PE(TTM)从上周26.07倍上升到本周26.92倍,PB(LF)从上周2.26倍上升到本周2.34倍;创业板PE(TTM)从上周58.04倍上升到本周60.89倍,PB(LF)从上周3.92倍上升到本周4.12倍;科创板PE(TTM)从上周的39.01倍上升到本周43.41倍,PB(LF)从上周的4.16倍上升到本周4.64倍;A股总体总市值较上周上升2.61%;A股总体剔除金融服务业总市值较上周上升3.25%;必需消费相对于周期类上市公司的相对PB从上周2.05维持在本周2.05;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E(TTM)从上周4.96下降到本周4.86;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E(TTM)从上周4.86上升到本周5.02;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B(LF)从上周2.87上升到本周2.96;股权风险溢价从上周1.14%下降到本周0.96%,股市收益率从上周3.84%下降到本周3.72%。

融资融券余额:截至06月01日周三,融资融券余额15192.03亿,较上周下降0.55%。

大小非减持:本周A股整体大小非净增持2.85亿,本周减持最多的行业是机械设备(-3.38亿)、电子(-1.39亿)、电气设备(-1.11亿),本周增持最多的行业是家用电器(12.09亿)、传媒(0.51亿)、商用贸易(0.01亿)。

限售股解禁:本周限售股解禁300.67亿元,预计下周解禁639.50亿元。

北上资金:本周陆股通北上资金净流入253.44亿元,上周净流出95.80亿元。

AH溢价指数:本周A/H股溢价指数上升至138.85,上周A/H股溢价指数为138.18。

(三)流动性

截至6月04日,央行本周共有5笔逆回购到期,总额为500亿元;4笔逆回购,总额为400亿元;1笔3个月央行票据互换发行,总额为50亿元;1笔3个月央行票据互换到期,总额为5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含国库现金)共计100亿元。

截至2022年06月02日,R007本周下跌20.51BP至1.6740%,SHIBOR隔夜利率上涨6.80BP至1.4320%;期限利差本周下跌1.83BP至0.8037%;信用利差上涨0.01BP至0.7026%。

(四)海外

美国:上周二公布5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6.4,低于前值108.6,高于预期103.8;上周三公布美国5月ISM制造业指数为56.1,高于前值55.4;上周四公布5月ADP就业人数变动为12.8万人,低于前值20.2万人和预期30万人;4月耐用品订单环比终值为0.5%,高于前值0.4;上周五公布5月失业率为3.6%,与前值持平,高于预期3.5%;5月非农就业人口变动为39万人,低于前值43.6万人,高于预期32万人;5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5.9,低于前值57.1和预期56.5;

欧盟:上周二公布5月调和CPI同比为8.1%,高于前值7.5%和预期7.8%;上周三公布欧元区5月制造业PMI终值为54.6,高于前值54.4;上周五公布5月综合PMI终值为54.8,低于前值54.9;5月服务业PMI终值为56.1,低于前值56.3;

英国:上周三公布5月制造业PMI终值54.6,与前值持平;

日本:上周二公布4月工业产出同比初值为-4.8%,低于前值-1.7%和预期-3.6%;上周三公布5月制造业PMI终值53.3,高于前值53.2;上周五公布5月综合PMI终值为52.3,高于前值51.4;5月服务业PMI终值为52.6,高于前值51.7;

海外股市:标普500本周跌1.20%收于4108.54点;伦敦富时跌0.69%收于7532.95点;德国DAX跌0.01%收于14460.09点;日经225涨3.66%收于27761.57点;恒生跌1.86%收于21082.13点。

(五)宏观

工业企业利润: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582.3亿元,同比增长3.5%。

5月PMI: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49.6%,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中国非制造业PMI为47.8%,比上月上升5.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改善;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8.4%,比上月上升5.7个百分点,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有所恢复。

5月财新PMI:中国2022年5月财新服务业PMI为48.1%,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

三、下周公布数据一览

下周看点:中国5月CPI同比;中国5月PPI同比;中国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美国4月贸易帐;美国5月CPI同比;美国5月CPI环比;欧元区一季度GDP同比终值;欧元区一季度GDP季环比终值;英国5月综合PMI终值;英国5月服务业PMI终值;日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

6月7日周二:美国4月贸易帐;英国5月综合PMI终值;英国5月服务业PMI终值;

6月8日周三:美国4月消费信贷变动;日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欧元区一季度GDP同比终值;欧元区一季度GDP季环比终值;

6月9日周四:中国5月M2货币供应同比;中国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国5月贸易帐;欧元区欧洲央行存款便利利率;欧元区欧洲央行边际贷款利率;欧元区欧洲央行主要再融资利率;

6月10日周五:中国5月CPI同比;中国5月PPI同比;美国5月CPI同比;美国5月CPI环比;美国6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


风险提示
疫情控制反复,全球经济下行超预期,俄乌冲突不确定性。

报告信息
本摘要选自报告:2022-06-05
报告作者:
戴康S0260517120004

法律声明: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文章来自#赚美了#,每天更新最硬核的投研资料,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广发策略 | 本轮疫后复苏线索与20年有何不同?—周末五分钟全知道(6月第1期)” 的相关文章

​广发证券:景气供需共振,长景气供需共振,格局+白马、空间为要

​广发证券:景气供需共振,长景气供需共振,格局+白马、空间为要

市场关注度正从短周期景气攀爬转移至长景气空间研判,板块的后续波动有望大幅降低,展望2022年板块趋势性配置行情有望不断加强。优选关注导弹、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关注【鸿远电子、航发动力、紫光国微、中航机电、中航光电、中航重机、中航高科、菲利华、中航沈飞、钢研高钠、睿创微纳】等首推低估值、增速快、航天配套为主的【鸿远电子】:景气端:强调随下游景气季度间改善的趋势性&持续性(自产业务收入端明年有望实现偏40%增长)、毛利率整体的稳定性、股权激励充分背景下业绩释放确定性、航天宇航级产品潜在竞争者少及利润中装备领域纯度高;营收端:航天MLCC配套龙头企业,受益于航天装备采购的β+稳增向好扩品类、国产化替代的α(射频微波多层瓷介电容器、单层瓷介电容器,可能的下游组件级配套等有望明显突破)加成,未来2~3年仍有望实现偏30-40%的快速复合增长。业绩&估值预判, 经营杠杆弹性下利润增速有望超过收入端,2022E归母净利润增长有望达到40~50%,预计为12.62亿元,即2022E动态估值约31X,考虑其为成长股赛道、有望逐步掌握底层核心陶瓷工艺并基于此扩品类,及四季度潜在景气环...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14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14

安信高善文:沉舟侧畔千帆过20211214高善文:沉舟侧畔千帆过PPT.pdf高善文:沉舟侧畔千帆过演讲记录.pdf安信陈果:把握时代主线,决胜景气中小盘20211214.mp3广发海天专家交流21.1213.mp3信达-板块及重点公司投资机遇20211212.mp3中信建投大消费联合电话会议20211212.mp3国盛-盐湖提锂专家电话会议202112121.mp3海通云计算产业链交流20211212.mp3德邦-医药行业2022年投资策略解读20211212.mp3中信建投中国制造,全球崛起”系列会议第40期202112121.mp3中信新能源汽车板块近期的配置机会及建议20211212.mp3动力电池专家211213.mp3分布式光伏专家电话会211213.mp3...

​广发证券 | 新能源汽车2022年度策略:技术平价全球蓄力,创新迭代穿越周期

​广发证券 | 新能源汽车2022年度策略:技术平价全球蓄力,创新迭代穿越周期

【广发电新】新能源汽车2022年度策略:技术平价全球蓄力,创新迭代穿越周期国内:10-20万元起量奠定技术平价基石2020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持续打造爆款车型,特斯拉宣布全球范围内标续车型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大众、戴姆勒、福特、Stellantis、现代等国际车企宣布切换磷酸铁锂,全球新能源汽车受益磷酸铁锂降本增效有望加速,我们预计2021/2022年全球销量分别可达622/1197万辆。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国内10-20万元乘用车年销量接近千万辆,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10-20万元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8.5%,相比2020年提高3.3pct,提升潜力较大。随着2022年小鹏P5、比亚迪海豚/DM-i、长城欧拉等车型集中交付,10-20万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需求释放奠定技术平价基石。海外:欧美市场先后蓄力2021年7月欧盟正式提出《Fit for 55》法案,计划2030年起将新车的平均排放降低55%(相比1990年),2035年起新车注册零排放,强有力碳排政策有望平抑部分国家补贴退坡压力。美国众议院民主党通过了拜登“重建美好法案”,将新能源汽车税收减免提高至1.25万美元,如若后...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228

电话会议交流纪要录音20220228

广发戴康:“慎思笃行”中的虎年“开门红”.mp3君晟-策略20220226.mp3新能源和半导体的时代意义20220226.mp3君晟-汽车20220226.mp3风电电话交流会议202202.mp3储能:市场空间、经济性及商业模式探讨20220225.mp3储能专场会议20220227.mp3分布式光伏20220227.mp3户用光伏220227.mp322年汽车景气有望持续回升20220226.mp3天风制造下午茶20220227.mp3...

广发证券:医药行业研究框架

广发证券:医药行业研究框架

广发证券:医药行业研究框架GF医药行业研究框架0309.pdf...

广发证券 | 2022年第2批目录:磷酸铁锂配套比例再创新高

广发证券 | 2022年第2批目录:磷酸铁锂配套比例再创新高

【广发电新】2022年第2批目录:磷酸铁锂配套比例再创新高2022年第2批推广应用目录中乘用车车型共计28款,纯电动25款,插混3款,其中磷酸铁锂电池配套21款,占比75%,较上一期环比提升20%,三元电池配套6款,占比21.4%,无钴锂电池车型1款。受补贴退坡30%及供应链成本持续上涨影响,特斯拉、小鹏、比亚迪等车企部分车型价格出现不同幅度上涨,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成本优势叠加技术突破,持续打造销量爆款车型,配套比例再创新高。具体车型方面,恒大汽车推出的首款车型恒驰5 LX首次公示,对标奥迪Q3、宝马X1,预计定价20万元以下并于2022Q2上市,新车新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145Wh/kg,续航里程超600KM;蜂巢能源无钴锂电池继配套长城欧拉樱桃猫后再次扩展车型配套欧拉闪电猫,电池能量密度172wh/kg,无钴锂电池装车有望提速。2022年以来各车企加速拓展其在LFP领域竞争优势,宁德时代第三代CTP技术结合LFP系统带电量提升13%、重量降低10%、系统密度可超160wh/kg;比亚迪汉EV GT版能量密度突破150wh/kg彰显刀片电池技术精益;中创新航One-Sto...

广发证券:证券和保险行业研究方法与框架

广发证券:证券和保险行业研究方法与框架

完整版:https://www.zhuanmeile.com/yanjiukuangjia/gfzqgxytzkjspwzb.html...

广发证券:电子行业研究方法与框架

广发证券:电子行业研究方法与框架

电子行业研究方法与框架 完整版:https://www.zhuanmeile.com/yanjiukuangjia/gfzqgxytzkjspwz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