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新能车链供需预期修复—策话新兴产业月报(22年5月)
●我们在21年中重磅推出《策话新兴产业系列》6篇从资金/估值/业绩/景气等多元角度对新兴产业搭建数据库,并将就估值/投资方法等展开探讨,构建A股新兴产业行业比较新框架。新产品系列为新兴产业策略框架“续作”,从指数复盘/景气度评价(政策/事件动态、景气指标、财务数据)/估值分析(PEG)/公募基金持仓/北上资金持仓/交易拥挤度/一级市场等7大维度跟踪比较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指数复盘:新兴产业5月全线回升,基本逻辑可参看5.18报告《小盘成长股的四条线索》,即成长反弹需看到二条件触发:(1)美债利率能否有阶段喘息?(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鹰派未如预期);(2)成长赛道的景气预期能否扭转修缮?(复工复产疫后修复/新能源消费链“稳增长”加码/新兴产业链上游价格回落改善成长赛道的景气预期)。整体来看,三条中观线索上新兴产业存在景气度预期修复,具体赛道层面:(1)新能源汽车终端复苏刺激发力,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台、原材料成本端压力缓解、复工复产加速供应链及物流运输问题、芯片等物料短缺缓解。(2)风光项目审批流程优化,终端需求向好。光伏硅料仍然供应紧缺维持价格涨势,但下游需求确定性强,海外需求保持旺盛,国内风光大基金成为重要新增装机量来源。(3)储能需求释放且经济性增强。(4)军工景气度持续提升,国企改革成为新的驱动力。(5)药品集采降价温和,创新药和CXO边际回暖。
●新兴产业景气度评价:(1)政策&事件动态: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热门赛道产业链指标追踪:①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回暖,锂电材料价格持续下行;②半导体:半导体销售额回落,台股IC制造环节营收下降;③光伏:上游价格持续抬升,下游景气度高。③风电:下游主机降价显著,新增设备容量加速上行。
●新兴产业估值分析:PEG合意的高性价比行业包括智能汽车/半导体/新能源汽车/5G/储能。
●北上资金持仓:5月北上资金净流入Top3:正极材料/半导体设备/医美。净流出Top3:电解液/动力电池/风电。
●交易拥挤度:风电拥挤度较高。
●一级市场新风向:新能源融资热度提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盈利环境超预期波动,去杠杆节奏超预期,信用风险暴露速度过快,中美关系存在不确定因素。
报告正文
一、新兴产业指数复盘:“复苏交易”下全线回升
5月新兴产业指数(自定义)开始小幅回升,涨幅为5.40%。新兴产业指数相对万得全A(除科创板)指数比值从3.01下降至3,跌幅为0.24%。
5月新兴产业二、三级行业(分级标准见附录)全线回升。涨幅前三分别为:风电(上涨17.66%)、储能(上涨13.36%)、航空航天(上涨11.28%);跌幅前三分别为:CXO(下跌3.93%)、CRO(下跌3.82%)、创新药(下跌0.66%)。
5月新兴产业指数复盘关注点:
第一,新能源汽车终端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台,带动疫后“复苏交易”。一方面,上游碳酸锂/钴等原材料价格回落,中游电池企业加速布局锂资源,缓解其原材料成本端压力。另一方面,下游需求来看,稳增长政策以稳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为目的,新一轮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台,包括汽车下乡、放宽汽车限购、购置税减免等,多地陆续出台购车补贴政策或带来进一步提价空间,随着复工复产加速供应链及物流运输问题、芯片等物料短缺缓解,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5月新能源汽车上涨9.44%,较上月上升18.34pct;动力电池上涨8.25%,较上月上升8.25pct;矿产资源较上月上升11.72pct。
第二,风光项目审批流程优化,终端需求向好。光伏硅料仍然供应紧缺维持价格涨势,但下游需求确定性强,301关税或将到期,利好光伏海外需求。国内风光大基金成为重要新增装机量来源,5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风光项目审核流程受优化,各省风电项目批复核准结果陆续公布,开启新一轮风电招投标,带动风电下游需求,同时钢铁价格回落缓解风电中下游成本压力。5月光伏上涨9.56%,较上月上升19.15pct;电池、玻璃及组件较上月上升10.35pct,电站较上月上升21.53pct;风电上涨17.66%,较上月上升31.25pct。
第三,政策支持储能需求释放和经济性增强。2022年1-5月,共有12省市陆续出台“十四五”储能规划,合计目标达39.7GW,进一步推动储能招投标工作进行;12省市出台储能补偿标准,增加储能经济性。《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也再次提出研究储能成本模式增加储能经济性,有望进一步增加储能经济性。5月储能上涨13.36%,较上月上升26.86pct。
第四,军工景气度持续提升,国企改革将成为新的驱动力。5月27日中航系资产重组提升军工国企改革预期,叠加装备更新升级的长期增量逻辑,军工板块景气度延续。5月航空航天上涨11.28%,较上月上升25.04pct;军工信息化上涨8.22%,较上月上升28.67pct。
第五,集采降价温和,创新药和CXO边际回暖。生物经济顶层设计出台,鼓励创新药/CRO/CMO发展。5月上海复工复产白名单内医药行业占比相对较高,广东联盟公布第二批集采拟中选结果,总体价格降幅温和。CXO板块受医保控费等政策影响小,板块仍处于杀估值阶段。5月CRO下跌3.82%,较上月上升4pct;CXO下跌3.93%,较上月上升4.99pct;创新药下跌0.66%,较上月上升6.31pct。

二、新兴产业景气度评价
(一)政策&事件动态:新一轮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出台
(1)新能源汽车: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要点】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点评】该政策出台前各地已陆续推出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虽然该购置税优惠不包含新能源汽车,但在其带动下各地陆续出台相应的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方案,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
(新闻来源:财政部官网)
(2)新能源汽车:5月27日,工信部召开提振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组织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要点】组织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推出一批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持续加强医疗物资、通信大数据等疫情防控支撑保障工作。【点评】新能源汽车下乡以促进汽车消费、稳二季度经济正增长为目的,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引导农村居民绿色出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新闻来源:工信部官网)
(3)新能源:5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要点】重点盘活包括清洁能源在内的基础设施等,盘活存量资产回收资金拟投入新项目建设的,优先支持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环境基础设施、“一老一小”等重点领域项目。
【点评】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优先盘活清洁能源资产,资金优先支持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有利于风光大基地建设。
(新闻来源:中国政府网)
(4)新能源/储能:5月30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要点】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更好发挥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面的作用,提出了7方面21项具体政策举措。方案提出完善调峰调频电源补偿机制,推动新型储能快速发展。
【点评】该方案将加速风光大基地和储能设施建设,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开发以改善新能源运营商现金流,同时强调绿电交易制度的完善,有望增厚新能源运营商收益。
(新闻来源:中国政府网)
(5)医药生物: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要点】明确了生物经济4大重点发展领域,即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应用、生物安全。提出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
【点评】我国出台的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大力推动国内创新药/CRO/CMO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创新研发能力,开展产业链全球布局。
(新闻来源:中国政府网)
(二)热门赛道产业链指标追踪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销量大幅回暖,锂电材料价格持续下行
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大幅回暖,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步回升。疫情封城影响4月汽车供应链和终端消费,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与动力电池装车量均大幅下跌,随着上海逐步复工复产、疫情有效缓解、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台,5月后期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回升显著。5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达44.7万辆,同比增长105.6%,较4月上升60.69pct,环比上升49.56%;动力电池装车量达1.86万兆瓦时,同比增长90.3%,较4月上升32.2pct,环比上升39.9%。5新能源汽车销量与动力电池装车量均大幅回升,在4月低基数下环比增速显著,同比增速回升至高位区间。

从价格层面看,锂电材料下降趋势显著,电解液价格持续大幅下降。截至5月底,需求预期回暖导致采购需求增加,碳酸锂价格小幅回升至46.25万元/吨;磷酸铁锂价格继续下降至15.5万元/吨,环比下降3.13%;三元材料价格持续下降至343.5元/千克,环比下降2.55%。负极人造石墨中端价格不变,仍为5.3万元/吨;随着产能进一步释放,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大幅下降至28万元/吨,环比下降27.27%。
从量的层面看,正极材料产量小幅回升,负极材料产量持续大幅上升。截至5月底,正极材料中三元材料产量小幅上升至4.24万吨,同比增长54%;负极材料产量进一步上升至7.78万吨,同比增长52.4%。

2.半导体产业链:半导体销售额回落,台股IC制造环节营收下降
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小幅回落,上游硅片出货量增速持续减弱。4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小幅回升至509.2亿美元,同比上升16.73%,中国半导体销售额持续回落至167.3亿美元,同比上升13.3%。2022年一季度,全球硅片出货量小幅回升至36.79亿平方英寸,同比上升10.25%。

下游存储器价格持续上升。截至5月底,存储器现货平均价持续分化,DRAM:DDR34Gb512Mx81600MHz价格环比下降5.05%至2.39美元,受减产影响,NANDFlash64Gb8Gx8MLC价格环比上涨0.68%至4.02美元。
根据台股高频数据,第一,设计环节营收及增速均回落。从台股IC设计企业整体月度营收看,4月同比增长25.19%,较上月下降7.01pct。第二,代工环节营收小幅下降但增速大幅上行。从台股高频数据看,台股IC制造企业4月整体营收同比增长45.04%,较上月上升14.37pct。第三,封测环节营收及增速均小幅回落。从台股高频数据看,台股IC封测企业12月月度营收同比增长15.16%,较上月下降1.02pct。

3.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持续抬升,下游景气度高
硅料价格依旧维持高企,下游景气度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受下游旺盛的需求拉动,硅料供需仍紧缺、产业链整体维持价格涨势。截至5月底,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35%,涨幅高于前值0.94%;多晶硅价格上升幅度最高,多晶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3.17%;硅片和电池片价格涨幅下降、组件价格涨幅抬升,硅片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8%,电池片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06%,光伏组件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49%。

4.风电产业链:下游需求较优
下游主机降价显著,新增设备容量加速上行。风电项目审核流程受到优化,风光大基地建设受到政策大力扶持,带动下游需求释放。5月,陆上风机中标均价进一步下降至1917元/KW,环比下跌4.3%;4月风电新增设备容量累计值为958万KW,同比增长45.15%,达到今年以来最高增速。

三、新兴产业估值分析:新能源汽车链PEG占优




新兴产业PEG在0-1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新能源、新材料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从二级行业角度看,性价比较高的行业有智能汽车(PEG为0.18)、半导体(0.41)、新能源汽车(0.51)、5G(0.53)、储能(0.77)。从三级行业角度看,(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性价比较高的行业有正极材料(0.04)、电解液(0.07)、矿产资源(0.08)、负极材料(0.33),动力电池的性价比最低,PEG为1.72;(2)半导体产业链中,性价比较高的行业有Foundry(0.1)、晶圆制造材料(0.39)、IDM(0.49),封装材料的性价比最低,PEG为2.31;(3)光伏产业链中,硅料和硅片性价比最高,PEG分别为0.04和0.17.

四、北上资金持仓:锂电材料净流入占比最高

5月末北上资金持仓占比最高的行业为:机器人(20.81%)、隔膜(17.40%)、逆变器(16.29%)、负极材料(13.42%)、储能(12.65%)。
5月北上资金净流入占比最高的行业为:正极材料(0.92%)、半导体设备(0.84%)、医美(0.72%)、硅料(0.64%)、负极材料(0.64%)。
5月北上资金净流出占比最高的行业为:电解液(-1.25%)、动力电池(-0.31%)、风电(-0.28%)、电站(-0.23%)、医疗器械(-0.22%)。

五、交易拥挤度:风电拥挤度较高


5月末交易拥挤度较高的行业:风电(成交额历史分位数96%)、医美(97%)。
5月末交易拥挤度较低的行业:一级行业包括:工业互联网(54%)、养老(65%)、信息技术(61%)、新基建(55%);二级行业包括:机器人(28%)、云计算(38%)、网络安全(44%)、人工智能(58%)、智能汽车(37%)、5G(62%)、军工信息化(26%)、金融科技(51%)、大数据(28%);三级行业包括:封装材料(69%)。


六、一级市场新风向:新能源融资热度提升
针对新兴产业发展前沿动态,我们跟踪PE/VC等一级市场投资数据挖掘新兴细分赛道。据私募通,5月,一级市场投资数量最多的前三大行业是IT服务(4例)、半导体(4例)和新能源/IT硬件/互联网(2例);融资规模最大的前三大行业分别是新能源(76亿元)、金融(12.39亿元)和IT硬件(5.21亿元)。
5月一级市场投资部分新兴细分赛道:
IT服务:(1)大数据:1家数据中台及企业数据应用建模服务提供商,共A轮融资超1千万元;1家垃圾分类计量清运平台,共Pre-A轮融资超1千万元。(2)物流科技:1家配送SaaS服务提供商,共C轮融资超1千万元。(3)工业互联网:1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工业数据智能系统服务商,共B轮融资超3亿元;(4)能源:1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解决方案提供商,共Pre-A轮融资超1千万元。
新能源:(1)运营商:1家新能源开发运营商,共A轮融资75亿元。(2)光伏组件:1家钙钛矿太阳能组件供应商,共A轮融资超1亿元。
半导体及电子设备:(1)AI芯片:1家3D视觉AI芯片研发商,共A轮融资0.19亿元。(2)激光:1家激光应用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共A轮融资超1亿元。(3)光电芯片:1家高端光电子芯片设计研发商,共B轮融资超1亿元。
高端制造:数控机床:1家机床生产制造企业,共C轮融资超1亿元。
IT硬件:人工智能:1家认知智能产品研发商,共A轮融资超1亿元。
医疗生物:(1)医疗服务:1家乳腺超声辅助系统研发商,共A轮融资超1千万元。(2)CRO:1家创新型临床CRO服务商,共B轮融资超1亿元。(3)原料药:1家IVD试剂原料及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共A轮融资超1.5亿元。

七、附录:广发策略新兴产业分级目录

八、备注
统计口径与指标算法说明:
1.指数编制
(1)范围为广发策略新兴产业股票样本池,剔除上市不满一年的股票,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法自定义指数,基期为2009-12-31;
2.财务指标
(1)剔除上市不满一年的股票;
(2)净利润为归母净利润。
3.估值指标
(1)净利润增速G计算采用21年归母净利润增速wind一致预期;
(2)PE(TTM)计算剔除归母净利润为负的股票。
4.北上资金持仓
(1)北上资金持仓占比=行业北上资金持仓市值/行业自由流通市值;
(2)北上资金净流量占比=行业北上资金净流量/行业自由流通市值。
5.交易拥挤度
采用成交额占比与自由流通市值占比的比值度量交易拥挤度,成交额占比=(行业成交额/全部A股成交额)/(行业自由流通市值/全部A股自由流通市值)。
九、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盈利环境超预期波动,去杠杆节奏超预期,信用风险暴露速度过快,中美关系存在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