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策略 > 正文内容

【国君金工】每周精选因子推荐:预期利润安全垫

ZML12个月前 (06-14)投资策略

01
ALPHA表现一览

基本面因子方面,上周一致预期因子多头2.64%、基金调研1.68%、盈利类1.58%,收益排名靠前;在量价因子方面,上周机器学习因子整体多头1.33%以较大优势领跑。


上周收益最高因子为预期利润安全垫,多头收益4.37%。因子逻辑为如果个股一致预期净利润TTM相对其时序均值减一倍标准差处于高位时,一致预期安全垫较厚,相对指标处于低位的股票存在超额收益。该因子在全市场、沪深300、中证500中均有4%左右的RankIC。


✦✦
02
沪深300因子推荐

沪深300因子中,一致预期、成长因子表现强势,其中一致预期收入增长、一致预期利润增长、一致预期利润趋势等因子在沪深300内多头收益最高。


✦✦
03
中证500因子推荐

中证500因子中,一致预期、成长因子同样强势,除此之外,专项储备增长因子2022年以来表现突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国君金工】每周精选因子推荐:预期利润安全垫” 的相关文章

市场恐还得承受一轮“杀盈利”的挑战

市场恐还得承受一轮“杀盈利”的挑战

本周市场表现平稳,结构亮点轮动。在和机构交流过程中,多数机构表示市场表现好于预期。代表性观点如下:1. 市场最悲观阶段已经过去,流动性充裕,后续结构比仓位更重要,核心在于稳增长和需求刚性,经济数据下滑较快时前者占优,下滑平缓时后者占优。2. 经济压力过大,政策力度依然不足,后续基本面将低预期,中报也是个雷区,市场面临二次探底和创新低的压力,而自身逻辑较好的行业近期基本都已表现,这个时候市场缺乏上攻动力,只待利空催化。汇报观点如下:一. 我们在4月26日市场底部提出今年“黄金坑”判断时,就相信疫情总会好转,如今基本兑现。但再往前走,我们还得直面现实,还有一段坎坷的路要走。二. 在疫情前,中国经济已面临一个现实,无论政策如何松绑,内生因素决定的中国房地大周期已一去不复返,但新的科技制造周期还未完全起来接棒,这个阶段中国经济难免要经历一个调整期,只是这轮疫情冲击让经济更为虚弱。市场第一步需要先直面这个总量现实,然后第二步再慢慢等待跟踪结构机会。我认为六月上海解封,是第一步的开始。三. 从PMI、社融信贷、经济数据、复工进度到中报预告、FOMC,六月市场充满挑战。过去一个月的市场反弹,修复了最...

【招商策略】ETF纳入互联互通,有哪些潜在标的,影响如何?

【招商策略】ETF纳入互联互通,有哪些潜在标的,影响如何?

近期证监会发布关于ETF纳入互联互通的征求意见稿。本文根据纳入条件对A股和港股ETF进行筛选,结果显示,目前A股ETF中约33只宽基指数ETF和44只行业&主题ETF基本符合条件。ETF纳入互联互通,由于只进行二级市场交易,对A股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不过将为ETF带来增量资金,有望推动A股ETF市场发展,提高ETF流动性、加快规模扩张和改善投资者结构。核心观点⚑5月27日证监会就《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ETF纳入互联互通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前,2016年两地已就ETF纳入互联互通投资标的达成共识。2021年12月,内地和香港相关机构就整体方案达成共识。⚑ETF纳入互联互通的政策要点:投资方式上,投资者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参与ETF投资只能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不允许进行申购赎回。投资额度上,ETF的投资额度将与股票投资额度一并统计管理,当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交易额度均为520亿元。沪深港通的ETF标的选择上,主要按照基金规模、跟踪指数选股以互联互通标的为主等原则。⚑潜在可能纳入互联互通的A股ETF:目前沪深两市上市的股票型ETF共560只...

【招商策略】北上资金加仓交运化工,基金发行缓慢回升——金融市场流动性与监管动态周报(0530)

【招商策略】北上资金加仓交运化工,基金发行缓慢回升——金融市场流动性与监管动态周报(0530)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投放与回笼量持平,短、长端国债收益率下行。股市方面,北上资金净流出,融资资金小幅净流入;新成立基金规模上升,ETF净流入,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下降,IPO规模扩大,股市流动性有所下降。从投资者偏好来看,北上资金净买入交通运输、化工、采掘等,融资净买入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家用电器等;宽指ETF申赎参半,行业ETF均为净申购,医药ETF申购最多。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核心观点⚑4月美国核心PCE有所回落,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2022年以来美国、英国、韩国、加拿大、挪威、巴西等多国央行年初以来已进行不同程度加息,开启新一轮全球加息潮。美联储公布的5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许多与会者认为,更快地取消宽松政策将使美联储‘处于有利地位’,能够在今年晚些时候评估需要进行哪些进一步调整”,由此市场预期今年晚些时候美联储紧缩政策将有放缓。美国4月PCE物价指数同比6.3%,较前值6.6%有所下降,继续印证美国通胀的触顶回落。本轮通胀离不开供给冲击、贸易成本高企等多重因素,但最直接的原因依然是货币宽松。未来随着需求因素和货币因素的同时走弱,即使供给端因素尚...

高善文:对近期经济金融形势的观察与研判

高善文:对近期经济金融形势的观察与研判

“ 过去一段时间,在美联储加速紧缩的背景下,尽管各国经济周期走向和货币政策立场各有差异,但总体上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广泛的非美货币汇率下跌和利率水平上升。即使日本银行反复强调货币政策的宽松取向,十年期日本国债利率仍然明显走高。对比来看,尽管人民币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但中国长端国债利率总体稳定,中短期利率明显下行。进一步考虑到俄乌冲突引发的资本流出的一次性影响,这一对比更加明显。这无疑说明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还不够高,以及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中国的货币政策总体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利率的下行主要反映着中国自身景气下行的影响。从国内来看,基于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调整模式、权益市场估值下沉和结构分化,以及微观层面显示的企业情况看,市场主体对长期经济前景预期转弱,对政策方向也缺乏稳定预期。再叠加疫情局部反弹、俄乌冲突、房地产调控、美联储加息等影响因素,市场出现较剧烈调整。从交易的角度来观察,随着政府政策的安抚和引导,市场正在稳定下来,但政策的落地情况和节奏等仍然牵制着市场的方向。立足于底线思维来考虑,由于中外周期走向的背离,在极端情况下,一方面美元快速升值使得人民币承压;另一方面经济...

【招商策略】周期不灭,逻辑重构——大类行业风格启示录之周期篇

【招商策略】周期不灭,逻辑重构——大类行业风格启示录之周期篇

在传统的框架中,我们一般以中国的基建和地产投资周期来看待周期股,本文讨论了周期风格的轮动规律、板块超额收益由何决定、周期股的最佳投资时机以及细分周期投资逻辑的演变。但随着供应格局不断变化、科学技术进步、上市公司加速进化,周期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基于当前的格局,我们认为一旦疫情缓解、施工恢复,大宗商品可能再一次迎来“高位加速”,周期股可能会有较高的超额收益。核心观点⚑大类行业风格与市场风格:此前我们将风格划分可以定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股票交易出来的属性,例如市值大小、估值高低、价格高低,这种风格叫市场风格;而另一种则是以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特性和行业特征,称之为行业风格或者叫大类行业风格,例如周期、金融、科技、消费等。⚑周期风格的本质与超额收益:周期风格是指与经济相关度非常强,且盈利很大程度与商品价格波动相关的板块,本报告主要讨论材料和能源两大类行业。通常来看,无论材料还是能源都与WIND全A负相关性较高;材料指数与南华工业品是正相关,能源与南华工业品是负相关;我们也可以给材料定义为“进攻型周期股”,能源定义为“防御性”周期股。⚑周期风格超额收益与周期股盈利增速:材料行业的超额...

宏观经济:第二次“闯关”

宏观经济:第二次“闯关”

春末夏初局部疫情反弹,我国经济正经历2020年顺利破局之后的第二次“闯关”。与2020年初相比,本轮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当期物理冲击相对较小,但不确定性相对上升,企业与家庭“观望”的边界或走阔,短期影响被放大。楼市需求端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但对开发商的监管力度较2020年更严,新增供给放缓,楼市复苏可能呈现“量稳价升”态势。2020年信用投放货币力度上升,而今年信用增速放缓,财政投放货币的力度加大。疫情缓解,不确定性下降,叠加政策发力,我们预计下半年GDP同比增长有望反弹至5.5%左右。与2020年下半年金融与实体复苏明显分化不同,今年下半年“虚实”复苏或相对比较均衡。摘要疫情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企业/家庭“观望”态度更明显,实体经济短期受到的冲击被放大,但不确定性的另一面意味着不必过分担忧后续复苏的斜率。不确定性上升的一个体现是,近期疫情动态清零的要求得到严格执行,可能说明地方上对疫情的态度更趋审慎。与风险不同,不确定性难以量化,人们难以根据概率分布和历史经验做出应对。由于存在“调整成本”,企业与家庭更倾向于“观望”,效益好的企业不愿意扩产,受损的企业也不会轻易退出,总体投资偏弱,数据表明...

港股:韧性渐现

港股:韧性渐现

2022下半年展望:下行空间有限,上行空间进一步打开有待更多积极催化因素。其中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后续政策进度和力度更为关键。海外不确定性仍是主要的波动源;关注海外紧缩、地缘风险、监管和疫情不确定性。估值处于低位,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是港股的优势所在。配置建议:从现金流中寻找确定性;关注高股息、优质成长和稳增长主线。摘要2022下半年展望:下行空间有限,上行空间进一步打开有待更多积极催化因素2022年港股开局强劲,但在2月后的一系列内外部意外冲击之下,海外中资股市场持续下行并跌至新低。展望下半年,我们预计市场在当前位置上的进一步下行空间相对有限,主要得益于已经较低的估值水平、去年底开始持续流入的南向资金,以及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市场更大上行空间将有赖于更多积极催化剂的配合,例如国内稳增长效果、监管进度及海外紧缩步伐的变化等。综合而言,基准情形下,我们预计MSCI中国指数或存在10%的上行空间,对应5%的PE估值扩张和下半年5%的盈利贡献;相比之下,估值更低的恒生国企指数或有13%的空间。►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后续政策进度和力度更为关键。当前的一个积极局面是,稳增长政策在不断加码发力。...

稳增长方向中基建与地产如何选择?

稳增长方向中基建与地产如何选择?

大家好,我们买方策略团队近期推荐的三条主线中,其一是仍有政策发力空间的稳增长板块。市场较多关心稳增长方向下的板块选择,尤其是基建和地产之间的选择,我们对两个板块进行对比分析。1)我们认为当下基建和地产均为受益于稳增长主线的板块,但当下我们判断基建更优。2)原因其一是当下基建确定性更强,基建订单主要来自于政府部门,即便有疫情影响,基建订单也不会流失,只会延迟释放,此外本轮疫情对基建的影响相对有限,因为很多基建项目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例如交通、电力等。从业绩角度看,以基建板块中的建筑行业为例,2022年Q1其营收同增13.5%,归母净利润同增10.5%;订单角度看,八大央企2022年Q1新签订单3.2万亿,同增21.2%,未来业绩增速有支撑。而地产方面,虽政策有放松,但我们认为行业整体基本面还未到显著改善阶段。疫情影响了购房者的购房情绪,尤其华东地区较多购房者即便疫情好转也仍处在观望状态。房住不炒之下,房价继续大幅上行不具备支撑,地产销售和投资的动能不足,从实际地产数据也能看到,1-4月新房销售面积同增为-20.9%,地产实际零售数据仍比较疲软。尽管政策边际放松,但我们认为地产实际数据好转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