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策略 > 正文内容

关于经济系统的勾稽关系——兼论汇率的决定机制

ZML9个月前 (09-07)投资策略

很多人搞不清楚汇率的决定机制,本质上是没搞清楚【因果方向】,他们把所有的要素放到一个平面上。 譬如,他们会搞出以下推理,经济不行,导致汇率贬值,汇率贬值刺激出口, 经济又行了。 这种推理极其害人,完全无视了【非对称结构】,自己吃掉自己拉出来的粑粑。

没有经过经济学训练的人更容易犯这种错误。

经济状态是所有东西的基础,是所有东西的因;经济状态决定信用风险水平;信用风险水平 决定无风险资产的估值水平;无风险资产的估值水平又决定汇率。

1、经济状态;2、信用风险;3、估值水平;4、汇率。这四点不在一个平面上。   把这 4 点连在一起就是经济系统的主干道。

经济状态不好,信用风险一定是高的,成长股&十年国债的估值水平一定是高的,汇率一定很拉垮。 汇率不行的根子在于【经济状态不好】。

那么,有没有办法在经济状态不好的情况下,保持汇率稳定呢?

有的,就是靠提高资金利率水平,压低估值水平。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所处的位置在 2 和 3 之间,货币政策无法化解信用风险,但是,【货币政策有办法改变系统的估值水平】什么意思呢?经济不好的时候,国内的资产要么有信用风险,要么估值太贵,外资肯定要跑路。

如何挽留?提高资金利率,把估值搞便宜了,老外就不跑了。他们至少会拿着货基在里面等着。俄罗斯今年表演过这个操作,俄乌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迅速加息,加到一个离谱的水 平,就是要【贿赂外资】——先不要彻底走了,等等看。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搞明白一个核心原理:货币政策无法影响信用风险,但是,可以影响系 统估值水平。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在  2.5 层——夹层里。

当下,解决人民币贬值的办法有两个:

1、把经济弄起来,信用风险降低,就不贬值了;

2、提高资金利率,降低系统内无风险资产的估值水平,贬值压力也会降低;

1 和 2 都很有效,但 1 更本质性,2 有点治标不治本。 除了 1 和 2 之外,其他的办法都是【逗你玩】。

对于经济问题,大家一定要有【层次感】,谁是上位,谁是下位,不要老是放在一个平面。

如果你始终放在一个平面,你绕一辈子都搞不清楚经济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这里有个小拐棍,一个企业经营不行,要违约了,拼命提高借款利率,请问它是否能避免违约??

信用风险更本质性,处于价格——利率——的上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关于经济系统的勾稽关系——兼论汇率的决定机制” 的相关文章

【招商策略】股市资金供需缺口转正,内外资加仓新能源——金融市场流动性与监管动态周报(20220606)

【招商策略】股市资金供需缺口转正,内外资加仓新能源——金融市场流动性与监管动态周报(20220606)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投放量与回笼量持平,短、长端国债收益率上行。股市方面,北上资金净流入,融资资金净流出;新成立基金规模上升,ETF净流出,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下降,IPO规模缩小,股市流动性有所改善。从投资者偏好来看,北上资金净买入食品饮料、化工、电气设备等,融资净买入汽车、电气设备、银行等;宽指ETF以净赎回为主,行业ETF申赎参半,金融地产(不含券商)ETF申购最多。美元指数回升,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核心观点⚑公募基金发行近期稳中回升,私募未来计划加仓占比提高。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4月末,开放式偏股型公募基金规模7.06万亿元,其中股票型2.18万亿元,混合型4.88万亿元,相比2022年3月末的规模均有所下降。参考新发基金情况进行估算,4月偏股类公募基金中的老基金净赎回约480亿份,净申赎比例为-0.82%。目前公募基金发行虽然已经降至历史极低水平,但5月中旬以来公募基金已连续三周缓慢回升,显示市场情绪有所修复。从私募的仓位来看,截止5月末,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69.60%,相较于4月末略降0.4%。不过从未来调仓计划来看,6月初调查数...

熊园专访:增量政策应“对症下药” 、精准发力

熊园专访:增量政策应“对症下药” 、精准发力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已是共识,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外,本质上还是内需不足、信心不足。”“若全年达到5.5%左右的GDP增速(实际难度大),需相关政策更大力度放松,尤其是松地产、扩基建、促消费等。”“增量货币政策有5大发力方向,包括:可适时再降准降息等。”“财政政策的空间可进一步打开,包括:在支持消费方面,可进一步减税和‘发钱’;发行特别国债仍有必要,操作上也完全可行。”“稳增长必须稳地产,各地房地产政策需要进一步实质性优化。”……自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以来,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密集出台,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的政策“含金量”不断凸显。那么,增量政策工具在落地过程中,要克服哪些制约因素,又将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增量政策工具更注重结构性发力记者:5月中旬以来,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纷纷发声,提出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您认为,增量政策工具为何在当前受到如此重视?增量政策能简单地理解为进一步扩张的经济政策吗?熊园:我倾向于认为...

付鹏:全球温水煮青蛙,欧洲最麻烦,看谁先熬不住

付鹏:全球温水煮青蛙,欧洲最麻烦,看谁先熬不住

核心观点:1、今年美联储面临情况和以往不同,很多大类资产的交易员如果还按照以前基于美联储去交易大类资产路径,可能在未来还会吃亏(已经吃过一次亏了)。2、美联储是一个交易员,更多的是在交易和管理市场的预期,当被低估的时候,我会把你的预期拽回来,但有一种做法是身体的动作要小于市场的预期动作。所以 我个人预估在两个季度左右我们还会有一波反弹,这波反弹的本质就是这一两个月的高估(美联储利率水平)的回笼。这两个月会保持着预期打得非常满,而我们真正关注的重心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这么满的高温预期下谁会衰退,如果这里的主流经济体中有1~2个产生衰退,那么对于美国来说,既可以保持着浅衰退的风险,又能使全球总需求曲线放缓的足够快,同时自己的利率水平又不至于加的那么高。3、可以这样比喻,从去年10月份美联储把全球主要经济体赶到一个房间里,告诉你我们已经从疫情中间开始缓和,在这种背景下,我要把整个房间的温度抬高,给大家去一去身上的估值。所以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的4月份,全球就走一个趋势:分母端实际利率大幅度抬升,杀估值。也就是第一阶段,水温抬到70度,全球杀估值已经发生了。所以流动性才是主导金融交易的关键,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