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逻辑修正与大类资产研判-总量策略会分享20221103” 的相关文章
【招商策略】疫情受控后,A股下一个阶段关注点是什么?——A股投资策略周报(20220529)
当前部分地区疫情大幅好转,市场持续反弹将近一个月。后续来看,在当前经济、政策和外部环境组合下,市场创新低的可能性较低,而政策落地效果也会随着疫情好转反映到后续数据上,稳增长板块相对收益可能持续,特别是新基建板块面临全球需求共振。总而言之,沿着新开工和施工提速受益板块及疫后经济活动恢复主线的传统周期品、新能源基建等板块可以予以重点关注。核心观点【观策·论市】当前部分地区爆发的疫情已经大幅好转。站在当前时点,市场普遍关注:1)指数会不会二次探底甚至创出新低?对比4月中下旬的指数低点面临的经济、政策和外部环境预期组合下,市场跌破彼时低点的可能性较低。2)政策层面,近期政策的最终落地效果到底怎么样? 前期因为疫情爆发影响的部分政策落地的担忧将会逐步消退,而随着“增量政策工具”的不断落地,若数据持续改善,则经济和企业盈利拐点向上的预期可期,若担忧政策落地效果不佳,则可以期待后续政策进一步超预期。3)外部层面,海外通胀会不会继续超预期?美联储5月份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对通胀预期则有逐步筑顶的迹象,随着需求因素和货币因素的同时走弱,即使供给端因素尚未缓解,但价格高度可能已经被压制。4)配置层面,稳增长还...
宏观经济:第二次“闯关”
春末夏初局部疫情反弹,我国经济正经历2020年顺利破局之后的第二次“闯关”。与2020年初相比,本轮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当期物理冲击相对较小,但不确定性相对上升,企业与家庭“观望”的边界或走阔,短期影响被放大。楼市需求端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但对开发商的监管力度较2020年更严,新增供给放缓,楼市复苏可能呈现“量稳价升”态势。2020年信用投放货币力度上升,而今年信用增速放缓,财政投放货币的力度加大。疫情缓解,不确定性下降,叠加政策发力,我们预计下半年GDP同比增长有望反弹至5.5%左右。与2020年下半年金融与实体复苏明显分化不同,今年下半年“虚实”复苏或相对比较均衡。摘要疫情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企业/家庭“观望”态度更明显,实体经济短期受到的冲击被放大,但不确定性的另一面意味着不必过分担忧后续复苏的斜率。不确定性上升的一个体现是,近期疫情动态清零的要求得到严格执行,可能说明地方上对疫情的态度更趋审慎。与风险不同,不确定性难以量化,人们难以根据概率分布和历史经验做出应对。由于存在“调整成本”,企业与家庭更倾向于“观望”,效益好的企业不愿意扩产,受损的企业也不会轻易退出,总体投资偏弱,数据表明...
海外宏观:周期拐点,险滩行舟
上半年海外宏观波动加剧,美国通胀、俄乌事件、美联储紧缩带来挑战。展望下半年,宏观的“痛点”或从通胀转向衰退担忧。本轮周期下行与历史不同,全球性供给冲击下,经济增长与通胀更加难以两全。美联储欲控制通胀,可能需要经济增长付出更多代价,这将加剧经济金融波动,带来更高风险溢价。一个需要关注的是货币数量收缩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如果“缩表”导致M2增速下降过快,或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明年衰退概率。利率敏感部门的表现也值得关注。美国房地产或“退烧”,企业资本开支受限,耐用品消费相对有韧性。基准情形下,我们预计2022年美国GDP增速降至2.5%,2023年进一步降至1.5%;悲观情形下,2023年出现经济衰退。欧元区面临严峻的“滞胀”挑战,下半年经济压力增大,迫于通胀压力,欧央行或被迫转向货币紧缩。摘要我们预计下半年美国CPI通胀维持高位,但同比增速或因高基数而回落。美联储货币紧缩深化,加息“缩表”同步推进。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关键在于未来6-12个月能否实现“软着陆”?历史上美联储加息引导“软着陆”并不多见,这次美国通胀更高,加息更迟,再加上供给冲击,要想成功难度更大。一个需要关注的是货币数量收缩...
港股:韧性渐现
2022下半年展望:下行空间有限,上行空间进一步打开有待更多积极催化因素。其中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后续政策进度和力度更为关键。海外不确定性仍是主要的波动源;关注海外紧缩、地缘风险、监管和疫情不确定性。估值处于低位,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是港股的优势所在。配置建议:从现金流中寻找确定性;关注高股息、优质成长和稳增长主线。摘要2022下半年展望:下行空间有限,上行空间进一步打开有待更多积极催化因素2022年港股开局强劲,但在2月后的一系列内外部意外冲击之下,海外中资股市场持续下行并跌至新低。展望下半年,我们预计市场在当前位置上的进一步下行空间相对有限,主要得益于已经较低的估值水平、去年底开始持续流入的南向资金,以及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市场更大上行空间将有赖于更多积极催化剂的配合,例如国内稳增长效果、监管进度及海外紧缩步伐的变化等。综合而言,基准情形下,我们预计MSCI中国指数或存在10%的上行空间,对应5%的PE估值扩张和下半年5%的盈利贡献;相比之下,估值更低的恒生国企指数或有13%的空间。►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后续政策进度和力度更为关键。当前的一个积极局面是,稳增长政策在不断加码发力。...
大类资产:“滞胀交易”的下一站
摘要“滞胀交易”是2022年的市场主线:油价大涨50%,商品牛市继续。标普500、泛欧600与沪深300指数分别回调12%,11%与18%,十年期美债利率冲高130bp,全球债券指数下跌11%。“滞胀交易”反映四十年不遇的通胀压力,以及相应的货币紧缩与增长担忧。全球政策制定者对通胀压力的应对抉择,将决定“滞胀交易”的下一站。美欧决定通胀压力如何化解:化解通胀压力,只有两条途径:增加供给或者减少需求。过去一年的经验表明,供应链修复需要时间,地缘政治风险仍在发酵,“逆全球化”趋势初露端倪,多种因素影响下,供给恢复进度偏慢,难以尽快缓解通胀压力,因此收紧货币政策、抑制需求过热成为主要经济体化解通胀压力的被迫选择。货币紧缩推高利率,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回顾过去50年,美联储进行了9次加息周期,有7次加息的终点是衰退,经济“硬着陆”。我们认为本次货币紧缩“硬着陆”的可能性较高。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反映资产价格已经开始计入衰退预期。在通胀压力缓和之前,美欧央行难以改变紧缩立场,可能对经济增长形成持续压力。即使衰退最终得以避免,未来一年全球增长下行可能仍是大势所趋。货币紧缩与增长下行背景下,下...
【招商策略】上行确立,调整不惧——A股2022年6月观点及配置建议
- END -相关报告分析师承诺 ...
长江证券策略:熊市是如何见底的?
【估值新低后市场所处的位置】从多个指标来看,A股已处于底部:上证综指估值创历史新低;多数宽基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股债性价比处于历史极端水平,甚至超越“4月底”;PB估值分布逼近2020年疫情期间市场底部,多数行业PB估值分位低于50%;绝对收益资金仓位已回落至“4月底”水平,但新增公募资金高于“4月底”水平;市场情绪读数自上期显著回升至29%,但仍在低位,仍有多数行业低于20%“超卖线”。【熊市如何见底】1、经济&盈利触底市场底通常领先盈利底2个季度左右,领先经济底3个季度左右2、估值触底,利率筑底对比市盈率趋势来看,市场底和估值底同步;对比10Y 国债收益率趋势来看,市场底领先国债收益率底1个月3、货币宽松,降息通道市场底和M2同比增速关系并不明显,但和5年期LPR底几乎同步4、信用触底,剩余流动性多收敛 社融存量增速趋势:市场底通常晚于社融底1-2个月左右;剩余流动性趋势:市场底通常早于剩余流动性顶1个月可以总结出:信用底>市场底>经济底,且社融和5年期LPR通常是市场的领先指标。当前的情况是:GDP或已见底,社融仍在磨底。当非金融两油ROE和人民币贷款加权利...
长江周机会20221127
一、周度数据更新1.1. 子行业重点数据1)1-10月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13.4%,1-10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3.0%1-10月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13.4%(1-9月累计同比-13.2%);细分重点行业看,1-10月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0.8%,3C行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2.9%。同时,1-10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3.0%(1-9月累计同比-2.3%)。2)工程机械:CME预估2022年11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25500台左右,同比增速25%CME预估2022年11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25500台左右,同比增加25%。分市场来看:国内市场预估销量15500台,增速11%左右,国内市场增速回正;出口市场预估销量10000台,增速55%左右。3)半导体数据:10月日本半导体设备出货额环比下滑10月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额23.31亿美元,同比+26.0%,环比有所下滑。4)工业气体:工业气氛围平淡,价格跌多涨少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截至本周四(11月24日)中国液氧市场均价414.33元/吨,环比上周降0.96%,同比降17.05%;液氮均价为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