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策略 > 正文内容

天风·总量 | 如何看待市场反弹的延续性?

ZML12个月前 (06-10)投资策略
疫情好转政策加码,市场信心逐步恢复,但是面对复苏,市场仍有分歧,外围酝酿着变化,对于后续政策市场也有疑虑,该如何看待市场反弹的延续性?
天风总量宏观、策略、固收、金工团队于6月9日联合带来深度解读。
一天风宏观:后周期美股表现三段论当前美股已经经历了美债长端利率上升压缩估值的第一阶段,正处于业绩增速明显回落、业绩主跌的第二阶段。我们判断本次经济出现深度衰退的概率较小,因此业绩深度衰退的可能性较小,预计市场情绪将先于业绩增速见底,类似 1988、1995、2018 年。
到年底,我们的基准假设是美债长端利率回落至 2.5%,ERP 略微回升至2.3%,对应 20.8X 估值,全年 EPS 增速为 0,我们预测标普 500 年末在4000 点左右。悲观假设下,全年 EPS 增速-10%,联储可能加大力度宽松,美债回落至 2.1%,ERP 回升至 4%,标普 500 可能跌破 3000。期间,联储货币政策态度未转向宽松前,如果风险溢价上升到 2018 年 12 月位置,美股仍有近 20%的下跌。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超预期,美联储紧缩超预期,美国财政刺激超预期


二天风策略:如何看待中报的“不好”?
在5月初的报告《如何看待反弹的空间和方向?》中,我们提到,指数反弹到3月中旬的平台(即疫情引发的恐慌之前)是个大致合理位置。目前,指数已经很接近目标位置。
另外,前期对比武汉疫情的报告《关于疫后修复的行业比较:一个重要逻辑思路》中,我们也提到:
武汉疫情前本来就在复苏趋势中的经济,随着武汉疫情平息,叠加出口和制造业的大幅改善,很容易就重回复苏的轨道,对应股票市场反转。
但,考虑到上海疫情前本就处于衰退的趋势中,叠加后续逐步转弱的出口和制造业,疫后很快复苏和市场直接反转的概率较低。
但是,可以“效仿”武汉疫情前后的宏观逻辑和整体A股情况,寻找上海疫情前后,符合这一特点的细分行业或者产业链,比如:
(1)上海疫情前,本来就处于上行周期的行业(与经济总需求下行关系不大),但是在疫情期间被中断了供应链或者被暂时干扰了需求——较为典型的行业包括军工、新能源基建、汽车半导体、医美。
(2)上海疫情前,正要逐步接近困境反转的行业(按照自身产业周期运行),但是被疫情延后了——较为典型的包括信创、药房、调味品食品加工旅游酒店、餐饮。
本篇报告,我们重点讨论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中报的“不好”?
1、二季报不好对市场有没有影响?
(1)二季度不好+下半年复苏有信心=二季度不好靴子落地,下半年复苏的高预期,最终会导致市场类似20年初疫情后的快速反转。
(2)二季度不好+下半年复苏仍然不行=二季报不好则会有压力(短期不行+中期面临不确定)。
当前主要是交易政策预期,未来的核心在于政策能否把疫情前经济的“逆风车”扭转为“顺风车”,重点关注下半年复苏的预期,这里的试金石和检验标准是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到今年3月之前的增速。
2、如何在二季报附近确认下半年复苏的预期?
构建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印证框架:宏观层面(居民、企业中长期贷款,月度)→中观层面(基建订单、专项债配套融资、地产销售,月度)→微观层面(盈利预期下修比例,可周度、半月、月度)。
(1)宏观层面:检验稳增长的重要标准是【中长期贷款增速】。每一次股票市场反转的时候,都出现中长期贷款的拐点。重点关注增速是否会超过3月中长期贷款增速。
(2)中观层面:中长期贷款起来主要靠政策扭转地产预期、加大基建力度,因此可以通过基建订单、专项债配套融资、地产销售的数据进行提前预判。
(3)微观层面,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下修比例与市场走势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关注22年盈利预期下修比例
3、海外对A股下半年的影响?
二季报不好+下半年复苏仍然不行,外围因素发酵的情况下,A股面临海外加息和衰退可能会有压力。具体可以关注美联储议员表态的变化、通胀预期相关数据(失业率、职位空缺、工资同比增速等)。这也将决定A股市场将会面临海外多大的压力。
4、中报预期不错的to G端有望继续走“顺风车”
疫情前近期向上行业(主要是to G)有望继续走“顺风车”行情。上海疫情前,本来就处于上行周期的行业(与经济总需求下行关系不大),但是在疫情期间被中断了供应链或者被暂时干扰了需求——较为典型的行业包括军工、新能源基建、汽车半导体、医美等医疗服务,to G端和经济总量相对脱敏,相对较抗跌,即便后续再次调整,将会面临较好布局的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外疫情风险。

三天风固收:如何看待CD利率的位置?
近期短端利率调整较大,6月以来5个交易日,一年期品种基本调整10BP以上,1年期CD利率从前期低点2.25%上行了12BP并且市场担心继续上行。
如何看待CD利率的位置?
过去半年中,从去年12月21日CD利率开始下行,到1月24日触底回升,3月15日再度下行,低点落在5月19日。其中12月21日,1月24日、3月15日及5月19日这几个日期与央行行为和重要金融变量的变化相关。
1)12月21日:央行下调LPR,同时国股票据利率下行,验证经济弱和信用差,随后CD利率下行。
2)1月24日:1月17日降息、1月20日继续下调LPR,但是此时市场观察到国股票据利率没有出现12月的状况,说明信贷开门红可期,CD利率转为上行。
3)3月15日:这天两会结束,更关键的在于当天公布的2月份金融货币数据低于预期,而且上海疫情也日趋严峻,一年期CD利率再度逐步回落。
4)5月19日:5月15日央行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bp,5月20日调整5年期LPR,随后央行再度召开信贷形势分析会,政策明确宽信用,27日开始国股票据利率迅速回升,对应1年期CD利率显著回升。
按理说短端利率应该紧贴资金利率,但是如果仔细比对会发现并不是那么严丝合缝。再往前看2020年,1年期CD利率低点落在2020年4月9日,武汉解封第二天,资金利率直到4月份末都在较低的位置。这就说明虽然短端利率整体而言是跟着资金利率走,但1年期CD利率还反映着政策变量在市场层面的影响。国股票据利率、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行为和市场预期的变化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在1年期CD利率来回震荡过程中,宽信用有关的政策和行为影响更显著。
我们判断6月隔夜利率波动范围在1.3-1.6%,总体还是保持在较合理充裕水平更高的位置,在此资金面的情况下CD利率会如何?
按现在情况,我们估计6月社会信用可能还是延续改善的态势,那么参照历史,CD利率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回升,如果这个过程中叠加一些机构行为的变化,可能会放大1年期CD利率的波动幅度。
后续几个重要的时间点需要关注:6月15日MLF量价变化、6月20日LPR变化、6月21-24日人大常委会公告。如果增量政策带动下信用扩张态势比较积极,那么预计短端利率往7月看还有调整,否则调整或将告一段落。当然在流动性总体保持较合理充裕水平高的状态下,CD利率即使再走高,预计可能略低于3月15日的2.6%。
1年期CD利率是解构债市的一把钥匙,刚才的分析在未来债市的图景中也是类似的逻辑:关键在于社融和社融斜率,要合理评估政策行为及可能的效果。
风险提示:经济环境恶化、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政策调整超预期、防疫政策转向

四天风金工:格局改变,但调整或将开启
上周周报提示:长期下行趋势格局仍未扭转。当前反弹进入3150—3200附近的强阻力区域,在大格局仍为下行趋势的背景下,突破强阻力区域改变格局为小概率事件。综合来看,建议谨慎应对,耐心等待下一次入场机会。但市场继续上行,再次来到3200点附近,wind全A上涨3.08%。市值维度上,上周代表小市值股票的国证2000指数上涨3.21%;中盘股中证500上涨3.03%,沪深300上涨2.21%,上证50上涨0.99%,创业板指上涨5.85%;上周中信一级行业中,汽车和电子领涨,涨幅均超7%;煤炭与房地产跌幅明显,煤炭周下跌2.74%。上周成交活跃度上,消费者服务和电子资金流入明显。
从择时体系来看,我们定义的用来区别市场整体环境的wind全A长期均线(120日)和短期均线(20日)的距离继续收窄,最新数据显示20日线收于4742点,120日线收于5293点,短期均线位于长线均线之下,两线距离由上周的-12.20%变化至-10.41%,均线距离的绝对值继续大于3%的阈值,但核心观察变量的赚钱效应指标首次转正,当前赚钱效应为1.8%,触发下行趋势结束信号,确认4月26日的低点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底部位置,市场开启底部震荡模式。
市场进入底部震荡格局,核心的观察变量为风险偏好的变化。短期而言,宏观方面,6月中的议息会议即将来临,市场风险偏好将受抑制;价量方面,当前反弹进入3150—3200附近的强阻力区域,属于底部震荡的上沿位置,同时本轮反弹幅度已接近本轮调整的40%,第一波强力反弹或将暂停。综合来看,市场的风险偏好较难提升,短期调整或将开启。
行业模型主要结论,在考虑了海外利率的变化情况,天风量化two-beta中期行业选择模型信号数据显示,5月模型结论显示利率处于我们定义的上行阶段,经济处于我们定义的下行阶段,行业配置建议关注周期下游和消费;根据分析师盈利预测景气度(边际变化和绝对幅度)情况,排名靠前的行业为煤炭、光伏以及稀有金属和畜牧业;因此,综合板块和景气度,重点配置周期下游中的建筑、建材、房地产和汽车,消费中的养殖和食品饮料。反弹阶段:主题上重点关注电池30ETF(159757);宽基指数上,继续重点关注科创ETF(588050)。
从估值指标来看,我们跟踪的PE和PB指标,沪深300,上证50以及创业板指等大市值宽基成分股PE、PB中位数目前进入中等偏低附近,属于我们定义的中等估值区域,市值中等的中证500目前估值水平处于低估水平,结合短期趋势判断,根据我们的仓位管理模型,以wind全A为股票配置主体的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提升至40%。
择时体系信号显示,均线距离为-10.41%,均线距离的绝对值继续大于3%的阈值,但核心观察变量的赚钱效应指标首次转正,当前赚钱效应为1.8%,触发下行趋势结束信号,确认4月26日的低点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底部位置,市场开启底部震荡模式。市场进入底部震荡格局,核心的观察变量为风险偏好的变化。短期而言,宏观方面,6月中的议息会议即将来临,市场风险偏好将受抑制;价量方面,当前反弹进入3150—3200附近的强阻力区域,属于底部震荡的上沿位置,同时本轮反弹幅度已接近本轮调整的40%,第一波强力反弹或将暂停。综合来看,市场的风险偏好较难提升,短期调整或将开启。5月模型板块配置建议关注周期下游和消费;当前重点配置周期下游中的建筑、建材、房地产和汽车,消费中的养殖和食品饮料,反弹阶段:主题方面重点关注电池产业链,宽基方面重点关注超跌的科创指数。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模型基于历史数据。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证券研究报告:《如何看待市场反弹的延续性?》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9日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分析师:孙彬彬 SAC编号 S1110516090003宋雪涛SAC编号S1110517090003刘晨明SAC编号S1110516090006吴先兴 SAC编号 S1110516120001

         
文章来自#赚美了#,一个专注赛道股投研的平台,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天风·总量 | 如何看待市场反弹的延续性?” 的相关文章

军工专题

军工专题

长江军工-电话会议纪要20210822军工行业分析研究框架:https://www.zhuanmeile.com/yanjiukuangjia/jun-gong-xing-ye-yan-jiu-kuang-jia-jgq.html军工研报:【长江军工】随笔!“买机弹、配两端”的底层逻辑.pdf【国盛军工】持续强烈推荐:紫光国微、抚顺特钢.pdf【国盛军工】-以航发产业链2021H1为例,验证军工高景气度.pdf【国盛军工】强CALL军工,高景气高增长调整是加仓良机.pdf【德邦策略知行吴开达团队】A股核心军工产业链.思维导图.pdf【国盛军工】国防军工深度:科技立国、军事强国的战略性产业,高景气高确定性溢价凸显.pdf广发中证军工ETF投资价值分析.pdf军工路演电话录音:海通证券8月6日军工持仓分析.mp38月24日天风军工.mp38月17日 兴业全球军工.mp3...

天风证券 | 隆基股份再思考:业绩弹性在哪里?估值弹性又在哪里?

天风证券 | 隆基股份再思考:业绩弹性在哪里?估值弹性又在哪里?

市场对隆基的担忧:虽然一体化组件市占率+盈利提升,但外售硅片格局恶化,边际盈利续下降,两块业务无法共振都向上。我们的思考1、硅料的下行周期在股价反应预期是否充分?即标的安全边际如何?2、业绩是否有弹性?——可能来自市占率?可能来自单w盈利?3、估值是否有弹性?——光伏赛道β今年演绎是充分的,隆基是否有细分赛道可能进一提升估值?1、安全边际在哪里?最保守预期下,公司22年盈利也可达140亿元市场关心硅片盈利的底在哪里?我们认为22年硅片盈利应在7分/W+,23年之后可能降至分/W,但由于公司竞争力较强,竞争对手难以持续承受价格战压力,预计23年后公司仍凭现金流优势扩产并争取更高市占率。(1)硅片格局最差会是怎么样?根据Q3硅片企业盈利,中环股份、上机数控Q3毛利率均接近20%,隆基约25%,假设各司期间费用率与税率相同(实际上隆基由于规模效应,税费率应该更低),则在隆基产能用率仅70%左右的状态下,单瓦盈利就比产能利用率90%的二线企业高出约4分钱。由于22年硅料价格下行(紧张环节),硅片将开始流失超额利润,在最悲观预期下(即能最大的硅片企业不盈利),那么隆基单瓦盈利可达5分钱以上(考虑...

​天风证券:深圳闭门会3-天赐材料更新

​天风证券:深圳闭门会3-天赐材料更新

【天风电新】深圳闭门会3-天赐材料更新电解液1、21Q4预计出货5万吨,22年Q1预计5.5-6万吨。22年预计电解液出货30万吨,23年预计电解液出货70万吨。利润目标为毛利率35%,预计2023年电解液单价在5万/吨。2、DTD:添加比例1%左右,2022年预计添加3000吨,2023年约6000-7000吨。启停电池需要加比较多DTD。目前40万/吨以上,明年预计在30-35万/吨。3、LiFSI:预计22、23年出货1、2.5万吨。4、VC:目前不缺,价格在27-30万/吨,预计22年Q1 价格降到25万/吨。5、6F:新的长单价格有上涨,价格20万以上。预计2023年行业开工率80%。碳酸锂涨价5万,6F成本影响7500元,影响电解液成本约1000元。明年预计碳酸锂会缺,价格在22万/吨,23年价格18万/吨。磷酸铁1、21年下半年盈利8000多万,出货1.2-1.3万吨左右,目前单吨盈利9000元。预计明年单吨净利5000元,23年单吨净利2000元。2、出货规划:预计23年出货35万吨。认为现在只是大家扩的厉害,但真正能大规模做出来的企业并不多。3、磷酸有三种工艺路线:热...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25

电话会议纪要音频合集20211225

海天华东经销商20211224天风新制造2021.12.26.mp3我武生物20211224.mp3国信《“双碳”背景下化工行业投资方向》报告解读20211223.mp3国海彩瞳行业专家20211223.mp3国海民营眼科专家20211223.mp3中信建投碳中和视角下的长期产能与通胀20211223.mp3...

​天风证券 | 整车厂怎么看动力电池涨价核心要点20211227

​天风证券 | 整车厂怎么看动力电池涨价核心要点20211227

【天风电新】整车厂怎么看动力电池涨价核心要点-1227———————————原材料补差南大众按照镍、钴、锂按季度进行原材料100%补差,按照定点时的基准价格(5年前),参考SMM网的价格。公司是外购模组,材料补差前不含税是7毛多/wh。北大众没有原材料补差机制,他们的价格高于南大众,且从11月开始谈明年的涨价。销量预期MEB平台明年销量预期在16万辆以上(讨论中),南北大众合计是32万辆。今年南大众产量在4万辆+,明年增量较大主要系今年车上市在下半年(ID3在年底),且产能有爬坡。明年有4款车在售,ID.4/6/3、奥迪。和C公司还有2-3万辆没有达成一致,他们主要是基于订单充足产能分配考虑,如需敲定这2-3万辆的车的电池,有预付款和更高的价格(针对所有车)等商务条件。不会因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降低对明年销量的预期,只会因为产能供应不足降低预期,保底销量预期在13万辆。二供二供是针对MEB新车型aero B(二供指的是MEB平台的二供,C供的车型还是100%供应),一个B级别的车,预计在23年上量,定点已经选好了。(根据新闻,预测是万向123)芯片涨价芯片供应商要求的涨价幅度从1-...

天风证券:元宇宙交流纪要20211223

天风证券:元宇宙交流纪要20211223

嘉宾:天⻛传媒⾸席⽂总要点:1.元宇宙最突出沉浸感和经济系统,技术发展很快(脑机接⼝技术预计明年进⾏ ⼈体实验)。2.对⽐20FY全球⼿机需求,VR的渗透率不⾜1%,类似3~5年前的新能源汽⻋。3.国内硬件公司不⽐国外差,⽂浩认为应⽤类公司中国更胜⼀筹。4.现阶段A股元宇宙投资更适合交易类⾼⼿,短期硬件公司有业绩,⻓期偏软公司更有想象⼒。元宇宙观点阐述:1.元宇宙最突出的要素:沉浸感(触碰技术)和经济系统(区块链底层的代币、NFT等,需注意中国有⾮常严格的法律规范),其他如虚拟身份、社交、跨终端、低摩擦、内容多样性、安全等在现在的移动互联⽹时代并没有本质的不同。2.不同时期的创新:1.0时代更多的还是来⾃游戏(Roblox、完美的《幻塔》等),2.0时代更多是XR技术的发展(⽬前正处在两个时代的接⼝),3.0时代更加真实(类似《头号玩家》)。3.最新技术:触觉技术、脑机接⼝(⻢斯克声称该技术明年已经能⽤在⼈体上)。4.PUG到UGC:玩家参与游戏设计,通往元宇宙1.0;以Roblox为例,云资源共享,完全在线开发,代价是画⾯和体验感下降。5.Roblox:最早产品是⽤于教学的引擎,现在...

天风证券 | 宁德时代:扩产、拿订单两不误,看好公司量利齐增

天风证券 | 宁德时代:扩产、拿订单两不误,看好公司量利齐增

【天风电新】宁德时代:扩产、拿订单两不误,看好公司量利齐增 ———————————事件1、 扩产: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新能源在四川省宜宾市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宜宾制造基地七至十期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240亿元。2、供货协议:宁德将在22年至26年期间向浙江远景供应动力电池产品。22至26年期间,合计采购量不低于57GWh,每年度具体采购量由双方在前一年的9月30日前锁定,并通过签署书面协议进行约定。为保障买方22至26年的采购需求,买方需按照协议约定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的产能保证金。分析按照单GWh投资额在3亿元,我们预计此次240亿投资对应80GWh,宜宾1-10期项目累计投资达560亿元,对应产能182GWh。公司规划总产能达736GWh,自有产能达602GWh,权益总规划产能达671GWh。浙江远景系吉利控股子公司,18-20年公司与浙江远景发生类似交易的累计金额为人民币57亿元,占公司18-20年度相关业务累计营收占比的5.58%。21年前三季度吉利汽车累计装机1.7GWh,占比宁德总装机约4%。57GWh平均到5年,年供货量在11.4GWh,以单车带电50...

​天风证券:金辰股份首台HJT PECVD表现优异,已通过产线验证!20220102

​天风证券:金辰股份首台HJT PECVD表现优异,已通过产线验证!20220102

【天风电新】金辰股份首台HJT PECVD表现优异,已通过产线验证!20220102事件:金辰股份自主研发的首台HJTPECVD设备自今年六月进驻晋能科技,八月初完成安装调试在晋能科技产线上开始工艺流片,且获得了首片电池片效率即达22.8%的好成绩。经过三个多月的持续硬件改善和工艺优化,目前经过该设备产出的电池片平均效率已达24.38%(开压Voc>45mv,填充因子FF>84.5%),且效率分布的收敛性很高,最优批次平均效率达24.55%。金辰将继续加大HJT设备产业布局,致力于HJT电池整线设备质量和投资成本降低的技术进步。公司已经立项建立“高效电池&高效组件研发实验室”,计划于2022Q1投入使用,目标研发转换效率25%以上高效电池工艺和装备技术(双面微晶HJT,TOPCON,以及新的金属化方案等)和少银化无银化组件技术和装备解决方案,储备新工艺方法,测试数据,研发装备,为高效电池(HJT,TOPCON)和配套高效组件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化,提供先进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点评:我们认为,金辰与晋能线电池片平均效率符合市场预期;金辰布局高效电池片设备研发更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