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策略 > 正文内容

一文读懂美国中期选举:规则、流程、选情、影响【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ZML12个月前 (06-09)投资策略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刘新宇CFA


事件:11月8日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民主党可能会失去对国会两院的控制权。核心结论:本报告主要回答了4大问题:1、什么是中期选举?包括中期选举的概念介绍、今年的国会席位改选情况。TIPS:国会每2年选举一次,发生在总统任期中间的就是中期选举。2、中期选举的流程是怎样?包括初选和终选阶段的内容介绍、选举时间表。TIPS:3-9月各州初选,11.8全国大选,最终结果最迟在12月10日确定。3、本次中期选举的选情如何?包括权威机构预测、拜登政府民调支持率、历史选举结果梳理。TIPS: 目前看,民主党大概率会失去参众两院至少一个,失去众议院的概率更高。4、中期选举的结果有何影响?包括对总统政策的影响、对大类资产的影响、对中美关系的影响。TIPS:一旦民主党失利,拜登政策推行将受阻,对美股影响偏利空,也可能加大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具体内容请参见正文。

正文如下:


1、什么是中期选举?>中期选举概念简介:美国国会众议员共435人,各州众议员人数根据人口数量分配,任期2年;参议员共100人,每个州各2名,任期6年,两院议员均无连任限制。国会议员每2年选举一次,届时全部的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席位将进行改选,有一次改选与总统大选同时举行,另外一次则会在总统任期的中间举行,因此被称为“中期选举”。此外,中期选举还包括部分地方议会议员和地方行政官员的选举,但最核心的还是国会议员选举,因为其将直接决定哪个党派能控制国会两院。
>本次参议院改选情况:目前民主党与共和党在众议院、参议院的席位对比分别为220-208、50-50。本次参议院有35个席位将进行改选,其中14个目前归属民主党、21个目前归属共和党(包括1个特别选举,因现任共和党议员宣布提前辞职)。2、中期选举的流程是怎样?
与总统大选类似,国会中期选举也包括初选和终选两个阶段:
>初选阶段:党内投票,由登记的本党派选民投票选出代表本党派参加终选的候选人,该阶段不涉及两党候选人之间的较量。各州的初选时间不同,最早的德州在3月初举行,最晚的罗德岛州在9月中旬举行。某些州要求初选获胜者得票率必须过半数,若无人得票过半则将对前两名候选人再进行一轮投票,这也被称为决选(Runoff)。此外,路易斯安那州不设置单独的初选,而是让所有候选人在终选日直接角逐。>终选阶段:11月的首个周一(今年是11/8),各州将举行全体选民投票,决出最终获胜者。个别州对终选得票率也有过半的要求,因此11/8的投票日过后未必能立刻确定结果。按各州目前确定的选举时间,最晚的是12月10日路易斯安那州的决选(或有),因此本次中期选举的结果最晚将在这一时间确定。

3、本次中期选举的选情如何?
>国会议员选情:根据270towin的共识预测,众议院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有望获得193、208个席位,另有34个摇摆席位;参议院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有望获得47、48个席位,另有5个摇摆席位。由此可见,本次中期选举后,民主党有很大概率会失去参众两院至少一个的控制权,失去众议院的概率明显更高。



>拜登政府支持率:总统任职的支持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党派议员的支持率。根据Gallup的民调数据,拜登政府的支持率自上任之后一路走低,目前已跌至41%,是1954年至今历任总统同期的最差表现,这也会对民主党议员竞选造成拖累。


>历史选举经验:根据我们统计,1934年以来的22次中期选举过后,执政党平均在众议院丢失28个席位、在参议院丢失4个席位,这反映出中期选举对执政党不利。


4、中期选举的结果有何影响?
>对总统政策的影响:美国实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的重大政策需要国会立法批准,一旦执政党失去对国会两院的控制权,则总统的政策推行将受到巨大阻碍。例如,由于目前民主党在参议院仅有微弱优势,且民主党参议员意见不统一,拜登的“更好重建法案”几经缩水,至今仍未能通过。而一旦各项政策无法顺利推行,也将导致拜登和民主党在2024年的总统大选中处于不利局面。>对大类资产的影响:1980年至今,执政党失去两院、控制一院、控制两院的情况分别有16、14、12年。由图表6可以看出,美股在执政党控制两院时表现最好;10Y美债收益率在执政党控制两院时表现为上行,其他情况下均表现为下行;美元指数在执政党控制两院时表现为下跌,其他情况下均表现为上涨;黄金在执政党控制两院时平均涨幅最大。原因可能在于,一旦执政党控制国会两院,往往会推出扩张性政策,提振经济的同时也会导致财政赤字扩大,从而利好美股和黄金,利空美债美元

>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若民主党失去国会两院至少一个的控制权,对中美关系弊大于利。原因在于,总统的大部分外交政策无需国会批准,例如关税、制裁等手段均可以通过总统行政令的方式落地。一旦内政无法推行,为积累政治成果,拜登政府可能在外交政策上采取更多行动,联合盟友制衡中国仍是最有可能的选择。风险提示:美国中期选举爆发黑天鹅事件。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穆仁文,国盛宏观研究员;朱慧,国盛宏观研究员。相关文章:[1],2022-5-27[2],2022-5-12[3],2022-5-5[4],2022-4-20[5],2022-3-17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2年6月8日发布的报告《一文读懂美国中期选举:规则、流程、选情、影响》,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刘新宇 S0680521030002   liuxinyu@gszq.com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文章来自#赚美了#,每天更新最硬核的投研资料,www.zhuanmeile.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纯分享,非荐股,若亏损,本站谨表同情和遗憾,概不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zhuanmeile@qq.com删除。

“一文读懂美国中期选举:规则、流程、选情、影响【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的相关文章

国盛证券:战略看多军工,2022年是军工基本面加速期

国盛证券:战略看多军工,2022年是军工基本面加速期

1、此刻我们战略看多军工,军工刚需属性会愈发凸显。长期:从国家层面来看,大国博弈下发展国防军工的必要性、长期确定性凸显,军工成为国家“必选消费行业”,长期超GDP增速。从产业层面来看,目前中国制造开始向如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等产业发展,这都将给我国军工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中期:根据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到2027年武器装备有望持续放量,2021H1主机厂大额预收款更是直接锁定未来3~5年需求,且先进战机仍会追加需求。根据“全面备战能力建设”的国防政策,重点关注导弹、航空发动机、先进战机、全电推舰船等。短期:2021H2大部分军工企业进入产能瓶颈期,按照2020年年中开始提出全面备战要求,历经1年半扩产期,2022年是军工产业链新产能释放时期从而驱动基本面加速。从披露的2022年预计销售商品关联交易金额来看,中航机电/中航高科/中航重机/航发控制较2021年实际值分别增长51.36%/37.01%/37.40%/39.38%。一季报开门红亦可期待。2、军工行业需求刚性,竞争格局稳固会提供确定性的长期增长。价格方面,聚焦装备保质、快速交付一直是核心矛盾,无须担心“集采、扩大竞争...

电力设备21年&22Q1总结:疫情扰动下的新能源产业博弈加剧,乐观看待后疫情时代企稳反弹

电力设备21年&22Q1总结:疫情扰动下的新能源产业博弈加剧,乐观看待后疫情时代企稳反弹

摘要电力设备板块持仓处高位,宁德时代蝉联行业基金第一重仓;一季度光伏板块获更多机构增仓,电池板块重仓比例仍超半数。2022Q1申万电力设备板块基金重仓比例为16.70%,环比增长0.69pcts,位列行业第一。相较于3月31日行业占A股总市值的8.12%,其超配水平达8.58pcts。板块Q1前五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隆基股份、亿纬锂能、阳光电源和恩捷股份,其中宁德时代已蝉联多个季度行业基金第一重仓,占重仓市值比重达4.54%。电力设备板块前20大公司重仓市值比重从21Q1的6.12%提升至22Q1的13.67%,基金重仓集中度上升趋势显著。2022Q1电力设备行业持仓股数增长最多的前五大公司分别为晶科能源、中环股份、南都电源、通威股份和星源材质,其中有3家属于光伏行业,且该行业在前十大中包揽5个席位,一季度光伏板块获更多机构增仓。而2022年由于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电池板块整体重仓总市值略有所下降,从21Q4的3233亿元回落到22Q1的2962亿元,但该板块占电力设备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仍高达55%,预计未来其重仓市值将随着产业链供需关系的好转而回暖。新能源车:一季度销量超预期,产业链延...

A股暂陷僵局,何以破解?

A股暂陷僵局,何以破解?

一、继续围绕“中强美弱”条件验证讨论反转:美联储紧缩预期边界隐现,衰退交易主导,美债收益率暂离高位。“美弱”趋势进一步确认,但“中强”预期尚难有效发酵。大国博弈加剧引担忧,保全内生动力任重而道远。A股暂不具备反转条件。“美弱”趋势进一步确认,美联储紧缩预期边界隐现,衰退交易主导大类资产表现。“中强”预期尚难有效发酵,大国博弈加剧引担忧,保全内生动力任重道远。主要原因有两点:(1) 大国博弈加剧仍在引发担忧。(2) 国内稳增长的紧迫性和复杂性被充分认知。这一次做稳增长势必需要外生刺激,但保全内生动力的效果更加重要。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居民收入预期(保边际消费/买房倾向,这个链条是稳增长效果的生命线。结合一季度数据,居民边际消费/买房倾向承压,预防式储蓄积累,但储蓄积累的幅度受限,难以量变到质变。保全内生动力任重而道远。二、超跌反弹理所当然的阶段已经过去,行情延续需要有好消息支撑。6月稳增长效果的预期修复可能是好消息的主要来源。关注两方面的验证:(1) 稳增长效果显现的早期信号。(2) 中国经济现有问题边界显现。我们提示,科技成长方向的alpha逻辑挖掘非常充分,反弹后市场预期总体中性客...

市场恐还得承受一轮“杀盈利”的挑战

市场恐还得承受一轮“杀盈利”的挑战

本周市场表现平稳,结构亮点轮动。在和机构交流过程中,多数机构表示市场表现好于预期。代表性观点如下:1. 市场最悲观阶段已经过去,流动性充裕,后续结构比仓位更重要,核心在于稳增长和需求刚性,经济数据下滑较快时前者占优,下滑平缓时后者占优。2. 经济压力过大,政策力度依然不足,后续基本面将低预期,中报也是个雷区,市场面临二次探底和创新低的压力,而自身逻辑较好的行业近期基本都已表现,这个时候市场缺乏上攻动力,只待利空催化。汇报观点如下:一. 我们在4月26日市场底部提出今年“黄金坑”判断时,就相信疫情总会好转,如今基本兑现。但再往前走,我们还得直面现实,还有一段坎坷的路要走。二. 在疫情前,中国经济已面临一个现实,无论政策如何松绑,内生因素决定的中国房地大周期已一去不复返,但新的科技制造周期还未完全起来接棒,这个阶段中国经济难免要经历一个调整期,只是这轮疫情冲击让经济更为虚弱。市场第一步需要先直面这个总量现实,然后第二步再慢慢等待跟踪结构机会。我认为六月上海解封,是第一步的开始。三. 从PMI、社融信贷、经济数据、复工进度到中报预告、FOMC,六月市场充满挑战。过去一个月的市场反弹,修复了最...

疫情受控后,A股下一个阶段关注点是什么?

疫情受控后,A股下一个阶段关注点是什么?

【观策·论市】当前部分地区爆发的疫情已经大幅好转。站在当前时点,市场普遍关注:1)指数会不会二次探底甚至创出新低?对比4月中下旬的指数低点面临的经济、政策和外部环境预期组合下,市场跌破彼时低点的可能性较低。2)政策层面,近期政策的最终落地效果到底怎么样?前期因为疫情爆发影响的部分政策落地的担忧将会逐步消退,而随着“增量政策工具”的不断落地,若数据持续改善,则经济和企业盈利拐点向上的预期可期,若担忧政策落地效果不佳,则可以期待后续政策进一步超预期。3)外部层面,海外通胀会不会继续超预期?美联储5月份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对通胀预期则有逐步筑顶的迹象,随着需求因素和货币因素的同时走弱,即使供给端因素尚未缓解,但价格高度可能已经被压制。4)配置层面,稳增长还能继续买吗、成长股的反弹是否还能持续?随着近期疫情的大幅缓解和近期政策的继续出台,结合股价和估值位置,老基建板块会有不错的“值博率”。新基建板块则面临全球需求共振的局面,高景气将持续。对于成长股来说,阶段性是否占优主要看社融和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总而言之,沿着新开工和施工提速受益板块及疫后经济活动恢复主线的传统周期品、新能源基建等板块可以予以重...

【招商策略】行业景气观察0601——交通物流数据改善,建材成交量周环比上行

【招商策略】行业景气观察0601——交通物流数据改善,建材成交量周环比上行

本周交通物流数据环比改善明显,一方面疫情造成的冲击逐渐消退,另一方面政策端利好频发,板块景气度回升。此外建材成交数据回暖,铁矿石、钢坯、螺纹钢、动力煤等价格均环比上行,上游资源品景气度延续。消费方面,猪肉价格继续回升,养殖亏损收窄,板块景气度继续改善。推荐关注受益于稳增长的钢材、动力煤、化工等上游资源品领域以及疫情后困境反转的交运物流和养殖消费板块。核心观点【本周关注】5月下旬交运物流数据周环比修复显著。航空板块5月最后一周部分航空公司日均执飞航班环比较大幅上行,虹桥、首都机场等日均起降架次周环比增长明显,叠加政策的补贴支持,板块困境反转确定性较大;快递板块5月快递量增长明显,随着电商旺季的到来,板块有望加速修复;航运板块本周运价继续上行。后续随着疫情逐渐消退,复工复产陆续推进,交运板块景气度有望进一步上行,推荐关注航空、快递、航运等细分板块。【中游制造】4GB 1600MHz DRAM存储器价格周环比下跌,32GB NAND flash存储器价格保持不变,64GB NAND flash存储器价格周环比上行;4月日本半导体出货额同比增幅缩窄;4月智能手机出货量当月同比降幅缩窄,智能手机...

估值修复到哪里了(方正策略)

估值修复到哪里了(方正策略)

核心结论策略观点:5月份以来随着稳增长政策陆续发力以及国内疫情趋于稳定,A股红五月收官,市场估值小幅修复,但我们统计的主要宽基指数以及各细分板块估值当前依然多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往后看,我们认为在短期盈利下行叠加政策宽松利好环境下,结构性行情可能加速轮动,在不同板块间进行估值修复。A股红五月收官,主要股指五月份以来普遍收涨。去年12月份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大幅的调整,主要指数估值大多已探得底部区域。叠加稳增长政策陆续发力及国内疫情趋于稳定,5月份以来A股市场出现反弹,我们统计的主要宽基指数普遍收涨,其中科创50、国证2000、中证1000等指数涨幅均在10%以上。5月份主要宽基指数估值小幅修复,但当前依然多处于底部区域。截至6月2日,我们统计的主要宽基指数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来看多数具有较好的估值性价比。其中中证500、中证1000和科创50指数当前市盈率水平分别处于2010年以来自下而上8%、12%和10%分位点,大幅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分板块具体来看:(1)金融板块估值水平整体较低,其中银行、保险和多元金融估值处于历史极低位。(2)科技板块各细分行业估值普遍不高,其中面板和消费电子等细...

广发策略 | 本轮疫后复苏线索与20年有何不同?—周末五分钟全知道(6月第1期)

广发策略 | 本轮疫后复苏线索与20年有何不同?—周末五分钟全知道(6月第1期)

A股“不卑不亢,价值先行”,兼顾小盘成长股。我们重申: “市场将从21.12-22.4的泥沙俱下转向具备较为丰富的结构性机会”,相较于2020年,本轮疫后修复会面临来自出口/地产支撑转弱以及就业压力,投资线索上可沿着稳增长&通胀受益、宽信用发力、疫后复苏方向展开,当前国内政策经济环境逐步改善而美联储仍将紧缩的组合下建议首要关注价值股,其次关注受益于民营企业信用环境改善且前期超跌的小盘成长股(市值500亿以下)。摘 要本周A股稳增长与疫后修复线索表现较佳。上海6月起解封标志全面复工复产开启,5月PMI生产、新订单等回暖。我们在5.25以及5.26等报告中持续提示稳增长与疫后修复的投资机会。A股核心矛盾“美联储坚决紧,国内信用底已过”。(1)海外6月或重回“紧缩交易”;(2)国内“信用底已过”,政策底已夯实,5月开始社融有望回暖,信用企稳回升亦将强化A股表观盈利底一致预期形成。对比2020年,本轮疫后复苏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存在4点差异,大盘价值股与小盘成长股更受益:(1)海外“滞胀+收紧”,大盘价值股&小盘成长股受美联储紧缩影响有限;(2)地缘风险强化供需缺口,资源/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