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长江证券策略:熊市是如何见底的?
【估值新低后市场所处的位置】
从多个指标来看,A股已处于底部:
上证综指估值创历史新低;
多数宽基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股债性价比处于历史极端水平,甚至超越“4月底”;
PB估值分布逼近2020年疫情期间市场底部,多数行业PB估值分位低于50%;
绝对收益资金仓位已回落至“4月底”水平,但新增公募资金高于“4月底”水平;
市场情绪读数自上期显著回升至29%,但仍在低位,仍有多数行业低于20%“超卖线”。
【熊市如何见底】
1、经济&盈利触底
市场底通常领先盈利底2个季度左右,领先经济底3个季度左右
2、估值触底,利率筑底
对比市盈率趋势来看,市场底和估值底同步;对比10Y 国债收益率趋势来看,市场底领先国债收益率底1个月
3、货币宽松,降息通道
市场底和M2同比增速关系并不明显,但和5年期LPR底几乎同步
4、信用触底,剩余流动性多收敛 社融存量增速趋势:市场底通常晚于社融底1-2个月左右;剩余流动性趋势:市场底通常早于剩余流动性顶1个月
可以总结出:信用底>市场底>经济底,且社融和5年期LPR通常是市场的领先指标。
当前的情况是:GDP或已见底,社融仍在磨底。当非金融两油ROE和人民币贷款加权利率利差降至2.6%左右时,市场见底。
具体来说,从基本面来看:本轮经济和盈利下行约剩2个季度的磨底期;从剩余流动性来看,当下处于历史最好阶段,类似2015年末。
【年末行情的主副线】
四季度市场偏好通常跟基本面关系较弱。政策+主题投资往往是四季度的主线,但需关注年末主题概念投资的延续性。
主方向上,基金抱团已现松动。2022年三季度基金对一线/二三线龙头公司持仓占比相对二季度分别环比下降3.43、下降0.97个百分点至32.81%、 21.69%。整体集中度仍在下降,一线龙头与二三线龙头均被减持。散开的方向模糊,缺乏明确主线。从行业来看,三季度基金主要增配交通运输、化工、计算机、农业、机械设备行业龙头,主要减配电新、金属材料及矿业、电子、医疗保健行业龙头。
过去一个月中,主流赛道的减持幅度仍较大。年末抱团瓦解概率较低,因为从历史复盘看,当年收益占优的产品,年末大概念继续占优。
回溯历史,抱团瓦解的两个核心原因:宏观冲击+相对业绩改变。宏观冲击主要指利率抬升环境下,估值容易大幅承压;相对业绩改变则是基于与其他板块的对比。其中相对业绩变动是抱团瓦解的核心因素,宏观冲击则是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