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中信建投|2022下半年海外经济与市场展望:逆风而行

栏目:投资策略 作者:ZML 时间:2022-06-09 11:43:54
全球经济持续承压。尽管新冠疫情对经济边际影响持续减弱,但俄乌冲突和全球紧缩政策制约了美欧经济的反弹动力。美国疫情后就业市场稳步复苏,但供给侧冲击带来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对供应链造成持续压力。初级商品价格上涨推升生产成本,并在部分国家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压力。
通胀持续高企,货币政策紧缩。上半年主要经济体通胀维持在创纪录水平。前期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货币超发,引发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生产和运输上的供给瓶颈推高成本价格,并向下游传导。欧美加快政策紧缩步伐。美联储已开启加息缩表进程;欧央行已结束疫情期间的紧急资产购买计划,预计可能在7月开启加息。
......
全球经济持续承压。尽管新冠疫情对经济边际影响持续减弱,但俄乌冲突和全球紧缩政策制约了美欧经济的反弹动力。美国疫情后就业市场稳步复苏,但供给侧冲击带来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对供应链造成持续压力。初级商品价格上涨推升生产成本,并在部分国家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压力。
通胀持续高企,货币政策紧缩。上半年主要经济体通胀维持在创纪录水平。前期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货币超发,引发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生产和运输上的供给瓶颈推高成本价格,并向下游传导。欧美加快政策紧缩步伐。美联储已开启加息缩表进程;欧央行已结束疫情期间的紧急资产购买计划,预计可能在7月开启加息。
主要经济体放松疫情限制。一季度全球新增确诊创新高后,二季度迅速回落。欧美国家从2022年初开始接受“与疫情共存”的策略,分步骤放开限制措施。一季度全球新增确诊创新高后,二季度迅速回落。疫情的经济冲击边际下降,但公共卫生风险未来可能成为常态。
全球化退潮趋势已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贸易占全球GDP之比回落。疫情以来,供应链的阻断加剧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抬头。随着地缘政治因素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产业链由全球化更趋区域化。
俄乌冲突改变全球经济格局。随着双方冲突持续时间超预期,西方不断加码对俄制裁计划。未来对俄制裁和孤立或成为常态。当前局势下俄乌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阻断,导致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业链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俄违约风险可能增大全球市场脆弱性,但发生系统性危机概率不大。
国际关系深刻调整变化。美国仍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寻求重获亚太地区经济主导地位。中美贸易摇摆中初现曙光。中美在金融监管、高技术等领域仍存摩擦。
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时面临机遇与风险。多数新兴市场实体经济受俄乌冲突冲击幅度相对有限,部分国家受益于大宗商品上涨。但俄乌冲突和美联储加息推动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加速。新兴市场货币多数走弱。
全球资产而言,美联储紧缩逻辑高点已过,经济和通胀双下行,本轮熊市或进入尾声,美股的估值压力释放完毕,下半年盈利下修是主要压制,美债高点已现,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后有下行可能,实际利率上行未结束,黄金机会需要等待。

全球经济持续承压。尽管新冠疫情对经济边际影响持续减弱,但俄乌冲突和全球紧缩政策制约了美欧经济的反弹动力。美国疫情后就业市场稳步复苏,但供给侧冲击带来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对供应链造成持续压力。初级商品价格上涨推升生产成本,并在部分国家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压力。


通胀持续高企,货币政策紧缩。上半年主要经济体通胀维持在创纪录水平。前期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货币超发,引发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生产和运输上的供给瓶颈推高成本价格,并向下游传导。欧美加快政策紧缩步伐。美联储已开启加息缩表进程;欧央行已结束疫情期间的紧急资产购买计划,预计可能在7月开启加息。

主要经济体放松疫情限制。一季度全球新增确诊创新高后,二季度迅速回落。欧美国家从2022年初开始接受“与疫情共存”的策略,分步骤放开限制措施。一季度全球新增确诊创新高后,二季度迅速回落。疫情的经济冲击边际下降,但公共卫生风险未来可能成为常态。
全球化退潮趋势已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贸易占全球GDP之比回落。疫情以来,供应链的阻断加剧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抬头。随着地缘政治因素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产业链由全球化更趋区域化。俄乌冲突改变全球经济格局。随着双方冲突持续时间超预期,西方不断加码对俄制裁计划。未来对俄制裁和孤立或成为常态。当前局势下俄乌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阻断,导致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业链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俄违约风险可能增大全球市场脆弱性,但发生系统性危机概率不大。
国际关系深刻调整变化。美国仍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寻求重获亚太地区经济主导地位。中美贸易摇摆中初现曙光。中美在金融监管、高技术等领域仍存摩擦。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时面临机遇与风险。多数新兴市场实体经济受俄乌冲突冲击幅度相对有限,部分国家受益于大宗商品上涨。但俄乌冲突和美联储加息推动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加速。新兴市场货币多数走弱。

对全球资产而言,美联储紧缩逻辑高点已过,经济和通胀双下行,本轮熊市或进入尾声,美股的估值压力释放完毕,下半年盈利下修是主要压制,美债高点已现,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后有下行可能,实际利率上行未结束,黄金机会需要等待。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逆风而行——下半年海外经济与市场展望》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6月8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黄文涛  SAC 执证编号:S1440510120015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中信建投证券研究)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文章来自#赚美了#,更多一手硬核资料,请访问www.zhuanmeile.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由网络合法获得,版权归原撰写方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

有话要说

  



微信公众号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