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投资理念

#投资理念#一笔成功的交易!

栏目:投资理念 作者:ZML 时间:2022-06-22 14:43:59
今天市场走势很有意思,特别是中午那一会儿,晶澳科技突然带动光伏板块大涨,晶澳科技也一度封板。在封板后,某知名分析师发了个朋友圈...
......
今天市场走势很有意思,特别是中午那一会儿,晶澳科技突然带动光伏板块大涨,晶澳科技也一度封板。在封板后,某知名分析师发了个朋友圈...然后下午发生了什么,大家也知道了...板块之后大幅回落,板块涨幅全部被吃掉...晶澳科技也从涨停快速回落,收盘仅上涨3%。这已经不是朱老师第一次喊崩光伏板块了,去年11月朱老师声称光伏组件企业应该立刻上车,如果不上车只能在大涨30%后买回来...之后发生了什么大家也很清楚,光伏板块几乎在他喊话的同时见顶,然后进入了深度调整,板块跌幅超过30%,他所谓的大涨30%后才能买回组件企业,都给了大家跌30%后慢慢买的机会。盘后也有段子总结了当今市场几大反指。但老师的仓,黄老师的花,朱老师的数,陈果老师的见顶看多...说实话,这几位老师之所以被市场称为老师,还是因为他们在行业里有一定的地位,水平也都不低。但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特别喜欢预测短期的涨跌,而且他们预测的依据都是市场的涨跌,结果就是他们总是在被市场打脸...我还是之前那个观点,市场短期涨跌非常难以预测,这几乎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范畴,预测难,执行更难。因为短期涨跌是没有逻辑的,是没有根据的,我们很难去判断。

我们如何去判断一件没有根据的事情?

我认为投资还是要专注基本面的判断,去寻找基本面的波动,市场情绪的波动,而不是股价的波动。

我们要知道交易的依据和逻辑,并且根据逻辑去做交易,而不是根据市场涨跌去做交易。

一个案例

昨天我的留言区有这样一条留言,我也觉得非常有意思。我的回答就是我上面和大家分享的交易的根据,逻辑。我的研究结论没有变过,但去年底我的研究结论对照市场预期是低于预期的,所以是该卖的,而在4月底,我的结论是高于市场预期的,所以是该买的。我的逻辑就是我的判断和市场预期的预期差。交易一定是需要根据和逻辑的,买卖都需要依据,逻辑。去年11-12月,我反复发文提示锂电板块过热风险,为什么提示板块过热风险,因为当时市场的情绪非常无脑,市场直接在线性外推锂电2022年的增速,都认为板块2022年会维持超高增长新能车销量超过600万台。在动力电池环节,市场去年底就认为电池环节盈利将会见底,之后会快速回升,更是在线性外推宁德2021年的盈利能力到2022年,丝毫不考虑宁德2021年大量的低价碳酸锂长单(2022年要重新谈价)。基本面不好的情况和信号无人关注,所有人都在线性外推行业利好,无脑鼓吹板块的基本面。我在去年12月13日发文明确提示动力电池板块的投资风险,当时某电池企业的股价在图中绿色箭头位置。而今年4月,市场情绪来到了另一个极端。伴随宁德的暴雷,市场对于电池企业失去信仰,一夜之间情绪崩溃。二线电池企业在原材料暴涨背景下盈利能力的稳定被忽视,二线电池企业在今年一季度的动力电池收入环比大幅提升也被市场忽视。所有人都在说新能车涨价影响需求,大幅调低了他们对于销量的预测,过去都在喊能卖600万辆,4月时不少专家交流说能卖400多万辆就不错了。市场都在高呼通胀的巨大压力,却没有人谈高油价下新能车销量将会被大幅刺激...所有利空都被摆在了台面上,利好大家都当没看到。就像上面留言回复的一样,我的预判从来没变过,但很奇怪的是去年底我的预判就叫低于市场预期,今年4月我的预判就叫高于市场预期...变得从来不是我...而是一些喜欢被情绪带着走,靠着涨跌预判未来涨跌的高(jiu)手(cai)们。

在今年5月初,我持续重新发文,表示对板块的重新看好。那个时候,某二线电池企业股价在下图位置,一来一回,股价差了一倍多...市场就是这样的匪夷所思...但A股的的确确也一直有着这样的投资机会,哪怕目前机构越来越多,但很多机构其实也没有逃离散户化的交易,喜欢追涨杀跌,容易被市场情绪操纵。这其实是好事。当这个市场参与者都越来越理性了,赚钱也就越来越难了。市场的超额收益,其实就来自于这些追涨杀跌的聪明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由网络合法获得,版权归原撰写方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

有话要说

  



微信公众号

分类栏目